铜仁代表队:
黔东文脉铸剑,林城诗坛争锋
![]() |
![]() |
| 比赛现场。 |
本报记者 杨凯
在2025“华韵悠扬,诗润心田”贵州诗词大会铜仁赛区选拔赛中,铜仁市选拔出了5位选手参加省级决赛。面对即将举行的省级比赛,5名正在积极备赛的代表队员,既对传统文化十分热爱,又有诗词积累的扎实功底,更喊出了“黔东文脉铸剑,林城诗坛争锋!”的口号。
铜仁市代表队由两名教师传经引路,三名学子承韵逐光,在校赛、区 (县)、市级赛诗词大会选拔赛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来自石阡县石阡中学的教师晏忠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夹石镇初级中学的教师邹惠、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的学生肖雅琼、德江县第一中学的学生张慧琳、铜仁市第四小学的学生王可馨。他们以梵净山为旗,锦江水为魂,执卷如执戟,挥毫似挥戈。五支劲笔饱蘸乌江浩气、苗乡深情,将千年铜仁的茶马古韵与龙舟豪情,熔铸为赛场上的铿锵诗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于教师晏忠涛来说,诗如呼吸,非应试之器,早已融入他的骨血,乃生命之息。在省赛前夕,晏忠涛放下其他书籍,每天专攻诗词,系统梳理中小学必背古诗词,重读自编 《历代经典诗词辑》三千首,并与家人或学子进行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游戏。在全市选拔赛上,他初赛抢答失利,五十题仅抢得二题,反因误触扣分,所以对于省赛,他欲改弦更张——抢答机器交予队友,在填空题上稳扎稳打,分工协作,化短为长。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同是教师的邹惠这段时间将小学至高中的诗词打印出来回顾。“因为比赛涉及经典的古诗词,所以找了出名的诗人、词人的作品来背诵。”邹惠介绍,她还会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跟着选手作答,遇到不会的题目,及时识记。“诗词接龙”属于她较为薄弱的环节,对此,抓“高频尾字”建素材库,用“联想链”减少反应时间,模拟比赛环节,练临场反应成了邹惠近来打磨自己的方式方法。
豪情满怀扬风帆,破浪千里劈波澜。这段时间对于学生肖雅琼来说,学习和备赛两手抓是她的常态。在学习生活中,肖雅琼比较喜欢探索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遇到问题就会像品味诗词一样去仔细思考。“诗词使我在学习生活中能静下来。”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高中生张慧琳是一个性格外向,积极乐观的女孩,同时也是一个喜爱阅读的人。对于古诗词,她的理解是:“学习古诗词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超然境界,我生于青山绿水之中,却见到了‘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的大漠风光,领略到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盛世图景,亦欣赏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海天一色。”
尔我翩翩俱少年,飞扬意气生云烟。学生王可馨是这支代表队里年龄最小的,但她对诗词人生却有着超越年龄的理解,在生活中探索古诗词,已经成为了王可馨的一大乐趣。在她身上,看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模样。“诗词文化如刻刀,既修言又修心”是王可馨对自己爱好诗词的总结。
记者采访结束后能感受到,一个“小目标”已然在这支代表队中产生。马上就要参加比赛了,会紧张吗,有信心吗?铜仁市代表队领队刘晓岚说:“有信心,我们会努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