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11版:他山之石·理论 -> 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农村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农村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李晓杰  王辉  蒲瑞丽  胡蒙蒙  陈俊汝

    乡土资源是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与文化财富,涵盖特色地理环境、悠久历史文化、鲜活民俗风情、独特民间艺术及自然农事活动等核心要素。其蕴含的地方韵味与乡土情怀,为农村小学教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本土素材。将乡土资源融入作业设计,不仅丰富了作业内容维度,更深化了乡土教育理论的实践研究——传统教育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递,而乡土资源凭借“本土性”优势,为学生构建了直观、贴近生活的学习场景,深入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既能拓宽教育理论的研究边界,又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

    本研究立足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通过深入挖掘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结合作业内容创新设计,旨在达成三大目标: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内在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三是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本课题采用“调研现状—发掘资源—设计方案—实践验证—反思完善”的五步研究框架,具体实施路径如下。调研现状阶段: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研究方法,全面掌握农村小学现有作业设计的类型、频次、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对作业的需求与反馈,明确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发掘资源阶段:组建专项研究小组,联合当地文化部门、乡村干部及村民,系统梳理区域内的自然乡土资源、人文乡土资源与社会乡土资源,建立乡土教育资源库,为作业设计提供素材支撑。设计方案阶段:基于前期调研数据与资源分析结果,结合农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及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出多元化的乡土资源作业策略,涵盖实践类、探究类等多种作业类型。实践验证阶段:选取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农村小学作为实验样本,将设计的作业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对比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作业完成质量、学生素养提升情况,结合长期跟踪观察,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反思完善阶段:根据实践过程中收集的反馈信息,分析作业策略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订与优化,形成可推广的农村小学乡土资源作业设计模式。 

    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核心阶段,各阶段任务明确、层层递进。准备阶段:完成课题立项论证,组建由农村一线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者、乡土文化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制定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细化各阶段时间节点与任务分工。实施阶段:重点推进调研工作与资源发掘,完成乡土资源库建设;基于资源库开展作业策略设计,并在实验学校启动实践应用,同步建立研究档案,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数据与案例。总结阶段:对实践过程中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整合,撰写研究总报告。成果推广阶段:通过举办区域内学术交流研讨会、展示学生优秀作业成果等方式,推动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落地应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中庄小学。本文为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PDJK2024D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