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孙宗魁 郭正祎 槐克腾 王雪芹 商健健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肩负培根铸魂之责。学界虽围绕内容更新、方法革新、资源整合进行探讨,但针对民办院校的研究仍稀缺。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与青年成长需求,本文分析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价值和现存问题,提出时事融入、校社联动、数字赋能三条路径,为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价值
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弥合民办院校学生多元背景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张力的重要抓手。有效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澄清认知、坚定信念、涵养品格,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态势。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现存问题诊断
(一)课程内容时代性适配不足。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在内容更新上仍显滞后,教材体系大多沿用通行版本,难以充分回应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新议题带来的价值挑战;教师备课过度依赖传统文本,缺少对网络舆情和校园热点的快速解析,课堂话语与学生真实体验之间产生隔阂;部分学校受资源限制,难以建立动态修订与共享机制,案例陈旧、情境单一,削弱理论阐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对课程的现实针对性感受不足,育人功能被弱化,亟待从供给侧推动内容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较滞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相较内容更新,教学方法革新更显滞后。多数课堂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缺乏探究式、项目式互动与情境体验,学生在被动聆听中难以形成深度思考;部分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对微课、慕课等技术运用停留在演示层面,未能与课程目标融合;评价仍侧重期末卷面,忽视过程考核与情感维度,反馈链条断裂;校内协作渠道不畅,案例难共享,经验难推广。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滞后直接削弱课程吸引力与引领力,亟待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与持续改进机制。
(三)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度偏低。实践教学环节在不少民办高校仍显薄弱,校内外资源呈碎片化分布,缺乏统一规划与长效共建机制。校内场馆和实验室使用率不高,与专业课程联动不足;校外基地多停留在签约层面,活动走马观花,未形成稳定指导团队和连续主题;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课程定位认知不一,合作深度有限,学生难以在真实情境中体悟理论价值;同时,资金、时间等要素统筹欠缺,教师外出指导积极性受限,整体育人成效难以充分显现。
三、提升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
(一)构建时事热点融入机制。民办高校思政教学中,构建时事热点融入机制需立足敏锐的信息捕捉、科学的内容筛选与系统的课堂转化。学院可设立由思政教师、新闻传播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议题研判小组,建立每周推送、每月研讨、每学期评估的运行流程,及时将国际国内政策、科技突破、社会议题等转化为课堂案例。教师在备课平台上传材料,辅以问题导向的讨论脚本,引导学生在查证、阐释与对话中完成价值澄清。课程评价同步纳入热点应用维度,通过微报告、课堂辩论、线上评论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反馈结果再进入选题库,实现动态更新。这样既能够保持课堂的时代温度,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与理性思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搭建校社联动实践平台。民办高校思政课为破解课堂脱离现实的症结,可依托校社联动实践平台,将社区治理、公共文化建设与学生专业所长对接,形成“项目申报—校社共议—导师跟进—成果评估”四级链条。学校统一设立实践孵化中心,邀请社区干部、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教师负责价值引导与方法指导,学生以团队形式进入社区调研、策划与实施公益项目。每个项目配备“过程日志 + 反思汇报”双重记录,学院按学分认定成果,社区根据实际效用给予反馈和资源支持,形成以真问题驱动、真实场景锻炼、真实评价闭环。最终,让“学在校园、行于社会、成于奉献”成为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注脚。
(三)打造数字教学资源平台。打造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关键在于让优质思政内容和学习者实现高效连接。民办高校可依托已有智慧校园系统,整合微视频、案例库、政策解读、互动测评等模块,形成一站式入口。教师在后台快速更新课程包,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预习、讨论和测验。平台设置学习轨迹分析功能,自动生成学习画像,帮助教师精准调控教学节奏;同时,开通“学生创作”专区,鼓励同学以短视频、微播客形式上传思考成果,经教师审核后加入资源池, 实现由“独唱”到“合唱”的内容共建。最终,数字平台将课程、师生和社会资源织成实时互动的网络,让思政课从课时制延伸为全天候的学习生态,真正把思政教育渗透到日常数字生活中。
思政课的生命在于实效。民办高校思政课只有直面学生需求、回应时代变化,才能让课堂焕活力。只要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 思政教育必能走进学生心里,转化为自觉行动,为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4年度专项研究课题: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的实践与探索〈编号:WHDHSZZX2024250〉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