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11版:他山之石·理论 ->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廉政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廉政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廖斌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廉政教育正处于从形式化向实效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灌输式教育已无法契合学生对价值认同与实践体验的双重需求。在教育理念持续更新、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廉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渗透力”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通过系统化实践路径设计,推动廉政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已成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核心方向,对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融廉于教: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廉政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教师需结合学科特性与学生认知规律,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廉洁元素,搭建知识逻辑与价值逻辑相契合的教学框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廉洁意识的塑造与引导,让廉洁教育自然融入专业学习各环节。

    首先,教师需对所授课程开展廉洁教育资源的全面梳理与整合,精准识别与廉政主题相关的知识点或案例场景,并据此设计具有价值引领功能的教学活动。例如,财经类专业课程讲解会计准则、审计规范时,可引入职业道德与廉洁从业的相关讨论,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探讨职业行为中的伦理边界与责任担当,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化对廉洁从业必要性的认知。其次,教师可结合课程考核机制,将廉洁意识体现纳入过程性评价指标,如在小组项目中设置“职业伦理反思”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专业任务后,对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进行自我评估,推动廉洁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行为自觉,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

    二、以行践廉:强化实践育人引导作用

    实践育人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具身化体验活动,推动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实现廉洁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情境创设者与价值引导者的双重角色。教师需突破传统说教模式,设计具有挑战性与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在行动中主动构建对廉洁内涵的理解,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让廉洁理念从认知层面转化为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调研项目,引导学生围绕企业合规管理、风险防控机制等主题开展实地访谈与资料分析,指导学生观察企业如何将廉洁要求融入日常运营与管理制度,并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优化建议,以此提升学生对廉洁治理现实意义的认知。其次,教师可在校内策划模拟廉政监督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扮演纪检、审计等角色,针对虚拟校园管理案例开展合规性审查与风险评估,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与团队协作中深化对权力监督、责任追究机制的理解,逐步形成对廉洁行为的认同与践行能力。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多元化廉洁文化活动:面向全校开展英、日、德、法多语种廉洁主题征文与诗歌创作,让学生用外语讲述廉洁故事、诠释廉洁内涵,展现“专业+廉洁”的融合之美;组织学生赴警示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开展廉洁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会等,通过“实物研学+任务驱动”模式,强化学生对廉洁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其党性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丰富实践育人的形式与内涵。

    三、导廉润心:发挥导师示范引领功能

    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廉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其人格魅力与职业操守直接影响学生对廉洁价值的感知与认同。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展现对规则的尊重、对公正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通过持续的情感投入与价值引导,构建师生信任关系,实现廉洁价值观的柔性传递与深层渗透,让廉洁教育成为师生间的精神共鸣。

    首先,教师可在学业指导中融入廉洁素养培养。例如,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时,重点强调学术诚信的意义,明确要求学生在数据采集、文献引用等环节遵循规范,杜绝抄袭、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伦理讨论会,引导学生思考科研活动中的道德困境与价值选择,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学术态度与职业操守;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等规范,通过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廉洁自律意识深入人心。其次,教师可在日常交流中主动分享自身职业发展中的伦理抉择经历,用真实故事传递廉洁从业的信念与坚守,借助情感共鸣与价值共鸣,提升学生对廉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让廉洁教育超越知识传授层面,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精神追求。最后,学校可依托多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精心制作清廉校园建设宣传片,聚焦高校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底线红线问题,用生动小故事串联廉洁校园建设场景,积极营造正向舆论氛围,让廉洁文化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四、精准施教:实施分层分类教育策略

    廉政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内容与学生群体特征的精准适配。教师需根据学生专业背景、认知水平、成长需求的差异,打造针对性教育方案,避免“一刀切”模式导致的资源浪费与效果弱化。通过科学的学情分析与动态评估,辨别不同学生群体在廉洁认知、行为倾向上的特征,规划契合其发展规律的教育路径,让廉政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首先,教师可依据专业特性实施分类教育:针对工程类专业学生,重点强化招投标管理、工程监理等环节的廉洁风险教育,通过引入行业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决策背后的伦理考量;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侧重组织治理、权力制衡等主题的探讨,引导其思考制度设计对廉洁行为的约束与激励作用,让教育内容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其次,教师可结合学生发展阶段开展分层教育:低年级阶段注重廉洁意识启蒙与基础认知构建,通过主题班会、廉洁读物阅读分享等形式普及廉洁基本概念;高年级阶段聚焦职业情境中的廉洁实践,通过模拟面试、职场伦理辩论等活动,提升学生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构建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递进式教育体系,实现廉政教育的循序渐进与精准覆盖。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廉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课程、实践、导师引领、分层施教等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育人体系。未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廉政教育必将更契合学生成长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廉洁操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为推动社会形成清廉风气贡献力量,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作者单位: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2024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加强廉政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项目编号:24SKGH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