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9版:他山之石·理论 -> 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以广西为例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易丽萍

    伴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的实施,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关键节点,而这一定位的落地,需以充足的区域性国际化人才为支撑。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人才,不仅能助力广西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能推动其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文将阐述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探究完善该类人才培养机制的策略。

    一、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目前,广西在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首要障碍是人才培养举措难以有效落地:跨境电商经营具有显著的跨时区特征,其核心经营周期与传统标准化课程设置存在矛盾,导致学生难以深度参与企业实际经营与客户服务,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未能实现真正的过程嵌入与能力培育。其次,教育资源与行业现实存在较大代际差异:校内实训广泛使用的模拟软件,后台逻辑与平台接口更新滞后,无法匹配快速变化的实际商务环境,致使学生所学技能难以直接应用于工作场景,弱化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最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前沿性不足:现行教学内容缺乏对东盟国家市场最新贸易法规、平台政策及数字营销趋势的融合,未能与国际产业标准形成系统对接;双语、全英课程占比偏低,考试方式仍侧重理论知识考核,难以有效评价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中的综合商业技能。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高质量“双师型”教师短缺:多数教师缺乏跨国电商企业实战经验与深度海外学术交流经历,知识体系与教学能力难以适配快速发展的行业实际需求。

    二、完善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的策略

    (一)加强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完善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首要任务是加强产学研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双高建设”推进过程中,需紧密结合跨境电商行业实际需求,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应与跨境电商企业缔结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契合;通过搭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真实实习场景与项目训练机会;推行项目制教学、企业导师制等多元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动手能力。同时,需进一步强化广西—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与评估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稳定高效推进。

    (二)建立健全国际课程体系。东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其核心路径是对跨境电商全供应链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素进行系统整合。需在充分调研东盟各国市场特征、数字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明确面向东盟的人才核心能力——包括市场数据分析能力、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等。为此,要对标“双高建设”对高职教育的高水平要求,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推动教学内容模块化、交叉一体化,在东盟市场分析、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领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主动引入国际先进标准与技术手段,将实际跨境电商运营案例、大数据平台融入教学,以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需通过行业企业、毕业生、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维度反馈,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估标准,确保人才培养与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升级相适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制定系统性师资培养方案,定期选派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拓宽教师国际视野,助力其掌握跨境电商领域前沿知识与技术;鼓励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战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引进具备国际教育背景与跨境电商从业经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四)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国际合作、有计划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是提升东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的重要手段,核心是以“双高建设”为平台,推动广西与东盟各国政府机构、高校、龙头企业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具体实践中,需重点构建校校、校地、校企三方稳定协作机制,通过联合签署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符合东盟国家产业特征与贸易规律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师生双向流动与学分互认,有计划选派师资赴合作院校访学交流,引入东盟专家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可在东盟开设留学生专班,为学生营造沉浸式跨文化学习氛围。

    三、结论

    总之,广西具有较好的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基础,但要实现高质量、规模化人才培养,还面临一些困难。为完善东盟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强产教融合、建立健全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合作。这既是广西跨境电商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是提升中国—东盟合作交流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贸与康旅学院。基金项目: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双高’背景下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跨境电商为例”〈XY2024ZC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