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12版:他山之石·理论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开发利用与创新路径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开发利用与创新路径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艳

    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素材,其开发利用与创新对增强教育感染力、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需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路径,助力党史学习教育从理论学习向沉浸式体验延伸。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开发利用;创新引言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地域特色鲜明的革命故事、精神内涵、历史记忆,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此背景下,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路径,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的现实需要,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发利用与创新的问题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开发利用与创新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效的发挥。在各地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释放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情况在资源挖掘、呈现、规划、融合及传播等环节均有体现,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足,对资源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涵、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挖掘不充分,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的表面呈现,未深入梳理资源与党史发展脉络的内在关联,导致资源的教育价值难以充分释放。第二,资源呈现形式单一固化,仍以传统的纪念馆陈列、文字展板、现场讲解为主,缺乏结合现代技术与受众需求的创新形式,无法满足不同群体对学习形式多样化的需求,降低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第三,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规划,各地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时多为零散化推进,未结合区域红色资源特色构建统一的开发体系,资源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与整合,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无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教育效应。第四,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未紧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设计,资源利用多停留在“参观打卡”层面,未将资源与党史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深度结合,难以引导学习者从资源中深化对党史的理解与认知。第五,资源创新传播渠道狭窄,传播仍依赖线下活动、本地媒体等传统渠道,未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虚拟体验等新兴传播载体,导致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有限,无法触达更广泛的学习群体。

    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发利用与创新的路径

    为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价值,需从资源价值挖掘、形式创新、规划统筹、教育融合及传播拓展等维度,探索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与创新方向,通过系统性举措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具体路径如下。第一,深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组织党史专家、历史学者与本地文化研究者成立专项研究小组,系统梳理地方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事件细节与人物故事,深入提炼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核及时代价值,梳理资源与党史发展主线的内在关联,形成兼具历史深度与教育意义的内容体系,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具思想性的素材支撑。第二,创新资源呈现形式,结合现代技术与受众需求,在传统纪念馆、陈列馆基础上,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场景,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互动体验项目;针对青年群体偏好,设计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微视频、动漫等可视化内容,让静态资源转化为生动可感的教育载体,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与参与度。第三,推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规划,由地方文旅部门、党史研究机构牵头,结合区域红色资源分布与特色,制定统一的开发规划方案,整合分散的红色遗址、纪念馆、革命故事等资源,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学习线路;建立区域间资源联动机制,推动跨区域红色资源协同开发,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集群。第四,强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融合,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目标,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学习环节,开发“红色资源+党史理论”专题课程;结合主题党日、实践研学等活动,设计“重走革命路”“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实践项目,引导学习者在体验中深化对党史的理解,实现资源利用与教育目标的精准对接。第五,拓展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线上传播平台,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红色故事、资源介绍与学习活动信息;与主流媒体、教育平台合作,推出红色文化专题栏目、线上研学课程,扩大资源传播范围,让更多学习群体便捷获取红色教育资源。

    本文围绕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开发利用与创新展开研究,形成“问题剖析-路径构建”的完整研究脉络,为激活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活力、推动其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清晰方向。这些成果既能助力地方充分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让党史学习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也能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切实支撑。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差异化开发路径,同时关注青少年群体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特点,以便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马颖,杨玲.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以皖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J].池州学院学报,2025,39(01):141-144+152.

    [2]史煜涵,李子涵.地方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创新运用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J]. 领导科学论坛,2024,(06):66-69

    (作者单位:中共长治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