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名著导读的策略探究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建构下
开展名著导读的策略探究
谢振龙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名著导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名著导读往往仅停留在对书本内容的简单传授,缺乏与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如何有效融合名著导读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了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开展名著导读的策略。
一、名著导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名著导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的重要使命。名著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本理解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深度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使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语言艺术,锻炼了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二、名著导读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精读经典,激发学生文学思维的深度探究
名著中的情节与人物塑造往往是反映社会思想与个体命运的核心所在。通过对作品情节的梳理,学生可以理解情节的构建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作品如何通过人物的行为、决策与心理活动反映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
在《骆驼祥子》 的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停留在对情节的浅层理解,而是深入挖掘小人物祥子的命运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刻联系。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通过 《阿长与 〈山海经〉 》等课文介绍了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为《骆驼祥子》 的导读提供了丰富的对比素材。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课前导入,利用阿长的形象让学生思考《骆驼祥子》 中祥子所遭遇的社会困境,讨论小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挣扎与生存状态。
读中阶段,在《老王》 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尤其是主人公与老王之间的社会距离与阶层差异,探讨这一社会背景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 《骆驼祥子》人物的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到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与时代背景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读后阶段,借助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复习,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重新审视每一个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境遇,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与文学理解。
(二) 互动设计,促进学生情境中体验文学力量
在初中语文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名著导读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书本了解一部文学作品,更要通过具体的互动设计,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从而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启迪。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歌学习中,《艾青诗选》 作为名著导读的核心,既是文学艺术的传递者,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情感信息。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名著导读不仅要围绕诗歌的艺术性进行讲解,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中,体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进而实现情境中的文学力量体验。
在《艾青诗选》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诗歌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名著的探讨和演绎中。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艾青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站在艾青的视角,感受他在那个动荡时代中的家国情怀。比如,借助“角色扮演”的互动方式,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进入课堂,模拟艾青在创作 《我爱这土地》 时的情感状态,结合其时代背景来讨论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被动的文本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思考者和表演者,他们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
这种互动设计,不仅限于情感体验的层面,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与创作等形式来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维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艾青诗选》 中的多首诗歌分配给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一首诗,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讨论找到诗歌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社会背景的联系。每个小组再通过展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体评价和反思。
(三) 反思评价,完善名著导读的多维评价机制
在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教学中,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导读,可以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设计出多维度的反思评价机制。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还能全面评价他们在思维深度、情感体验、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成长。
在这个单元中,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单元内的其他课文,如《庄子》 二则、《礼记》、韩愈的 《马说》 等,都涉及到深刻的哲学思考、理想境界、社会理想及人物命运等主题。基于这些相似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维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在名著导读中的全面发展。知识性评价着重于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及其他相关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主题的理解。例如,学生需要能够清晰地阐述保尔 ·柯察金的理想与信念,并与《庄子》 的哲学思想、韩愈的 《马说》 中的人物遭遇做对比,探讨两者对理想的不同理解和追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系统回顾与分析,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层面的表现。
三、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探讨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开展名著导读的策略,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路径。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的课堂设计和互动式的学习实践,名著导读能够与单元整体教学相得益彰,提升学生的文学思维和语文素养。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名著导读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凤冈县琊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