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
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
张旭琴
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节奏。这些学生被称为小学数学学困生。
如何有效地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是当前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或者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基础薄弱。一些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后续学习难度加大。
3.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些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和思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4.家庭教育不当。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缺乏关注和支持,或者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施加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心理不平衡,影响学习效果。
5.教学方法不当。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启发式教育方法,只是简单的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要点
1.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生需要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4.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需要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数学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避免过度干预和压力。
5.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
老师需要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路径
(一) 个性化教育策略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效果。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需要通过个性化教育来展开。以下是具体步骤:
1.定位学生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是概念不清、运算错误、思维能力不足等。可以通过测试、作业检查以及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情况。
2.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包括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教具、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对于概念不清的学生,可以采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图示教学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对于运算错误的学生,可以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对于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鼓励其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可以通过及时表扬、鼓励和奖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二) 情境教育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最早接触的学科之一,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差等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转化,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来开展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场景、情境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化教学,可以帮助学困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下面介绍一些情境化教学的方法:
第一,教学情境的设定。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定一些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比如,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设置一道关于分数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二,师生互动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情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逐渐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第三,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比如,在教学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建筑师、设计师等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学习面积计算方法。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科学有效教育的开展,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思南县枫芸乡河坡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