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罗甸第一中学梁绍超: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梁绍超给学生讲解题目。

    特约通讯员 姚元梅 罗天秀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季节里,让我们走近一位用创新点亮学生物理梦想、以青春和热情书写教育华章的引路人——黔南州罗甸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二级教师梁绍超。

    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教育教学一线,身兼班主任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重要工作,以饱满热情、扎实作风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科研、育人等领域成果卓著,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让物理课堂“活”起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动量这一节知识。生活中鸡蛋掉落到地上容易摔破,但是,掉落在柔软面就不易破损,这是为什么呢?”走进罗甸一中高二 (22) 班梁绍超的物理课堂,没有一味的公式推导,梁绍超是用生动有趣的鸡蛋坠落实验,用贴近生活的案例给同学们讲解动量知识,让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清晰易懂。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并积极地进行回应和提问,课堂氛围既活跃又专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梁绍超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学习从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开心学习、善于学习”,进而收获理想的学习成绩。也正因如此,他始终坚持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案例和实验,用学生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去教学。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和贴近生活的案例给我们讲解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让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清晰易懂,让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了。”高二 (22) 班学生彭蓉说。

    “我觉得梁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在教学上,他有扎实、专业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上,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高二物理教师备课组组长姚迎春这样评价道。

    是良师,更是“暖心的引路人”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梁绍超是良师,更是“暖心的引路人”。日常工作中,梁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度,更留心着他们的生活与情绪变化。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他发现班上一名女学生总是心事重重,午餐时也常常简单应付。通过细心观察和私下沟通,梁老师了解到,这名学生家庭条件困难,家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因经济压力萌生了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困难停下求学的脚步。”梁老师立刻将情况反映给学校,积极协调为学生申请学费减免,解决了她的“上学难”问题。而在生活费方面,则通过安排这名学生利用午休和晚餐前的碎片时间,在食堂参与勤工俭学——每天中午、晚上各花20分钟协助打饭,就能在食堂免费就餐,让吃饭也有了着落。

    “现在不仅学费减免了,吃饭也不用愁,能安心上课了。”女同学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梁老师的感激。

    而在梁绍超看来,这只是他作为班主任的分内事。他始终关注班上学生的需求,也牵挂着全体学生的心理与生活状态,他用行动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爱浇灌成长的过程。这份温暖,正照亮着孩子们的求学路,也让“立德树人”的初心在细节中愈发闪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教学中,梁绍超老师秉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无论是物理课堂的日常教学,还是彰显专业实力的教学赛场,他都积极主动,努力做到最好。

    “参与比赛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途径之一,唯有过硬的业务素养,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梁绍超说。他凭借对物理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设计能力,连续多年在黔南州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夺冠,参赛作品《光电效应演示实验》 《多功能向心力演示器》 《Arduino平台深度融合单摆模型实验》 均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劳动教育领域,他以“实践育人”为核心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 《电工小达人》《无线蓝牙音响设计与组装》 均获评贵州省优秀教学案例,为跨学科教育在今后劳动教育技能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梁绍超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成为青年教师典范。专业成长路上,他的能力持续得到认可,2023年,先后获评罗甸县基础教育人才“教坛新秀”、黔南州“教坛新秀”;2024年,凭借扎实教学功底与突出业绩,获评罗甸县基础教育人才“骨干教师”。面对荣誉,梁绍超始终保持谦逊:“大家的认可将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