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3版:论苑 -> 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评价应用

教学实践

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评价应用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胡德甫

    2025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议,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为主题,围绕落实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纲要 (2024-2035年) 》 进行了系统部署。在此背景下,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实践路径,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教育数字化契机,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革新

    中国承担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任务,高中数学作为核心学科,其教学评价体系的数字化变革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精准化的关键举措。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入,能够突破传统评价在时空限制、精准度不足等方面的短板,推动教学评价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升级注入全新动能。

    二、数字化技术的教育适配性:契合高中数学学科特性

    数字化技术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为核心,通过将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实现信息处理、存储、传输与应用的高效化。在教育领域,其应用形态多元,包括电子教材、在线教学平台、互动软件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 (AR) 等技术,与高中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特性高度适配:电子教材支持知识实时更新与便捷标注,提升学习灵活性;在线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互动教学软件通过即时反馈激发课堂活力,增强学生参与感;VR/AR技术为抽象知识构建可视化场景,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学生可借助VR设备直观观察几何体的空间结构,革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方式。

    三、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的研究与实践

    (一) 国内融合研究与实践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国内数字化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研究成果丰硕,知网数据显示相关文献已超百篇,覆盖教学内容呈现、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及评价改革等多个领域。在教学评价方面,实践探索尤为突出:

    在线测试系统实时采集答题数据,精准定位知识漏洞;学习分析工具通过挖掘登录频次、资源偏好、答题时长等数据,剖析学生学习习惯;

    人工智能辅助评价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建议,显著提升评价效能。

    (二) 国外先行实践的经验借鉴

    国外在数字化教学评价领域起步较早,形成了成熟的实践模式。欧美部分高中构建了精细化的数字化评价系统,可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个体特征动态调配评价任务,实时反馈兼具知识纠错与思维引导功能。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等通过跨国研究分享前沿案例,例如PISA测试运用数字化手段评估全球学生素养,为各国提供了可借鉴的评价框架。

    (三) 贵州省内探索情况

    贵州省内数字化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融合正在逐步推进,在平台建设、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方面均有体现,具体情况如下:

    搭建教育数字化平台:黔西南州依托天翼云打造“金州教育云”大数据平台,将“学、教、研、训、评、管”融合。贵阳华麟学校搭建了评价与资源平台,建立了大数据绿色评价体系,可自动生成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和学业水平指数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业情况,也助力教师实施高效教学。

    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贵阳二十中学在高一数学 《直线与平面垂直》 教学中,依托数字化平台与工具,利用GeoGebra软件构建交互式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定理;运用希沃白板发起限时练习,即时生成答题统计图,实现精准教学;还通过学生录制定理证明思维导图讲解视频等方式,进行多元评价。

    举办相关竞赛与活动:锦屏县举办“洋葱学园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数学学科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资源。贵州省还开展2025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践创新竞赛活动,省级评审探索启用“AI+人工专家”评价方式 (AI占比30%)。

    推进相关课题研究:贵州省有 《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 《基于平板互动教学的九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研究》 等课题,聚焦数字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贵州民族大学的“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新模式构建与实践”案例入选教育部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构建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新模式。先行单位的探索为后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实践路径

    (一) 精准数据采集:筑牢个性化学习基础

    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在线互动、作业提交、阶段测试等多源数据,构建学生学习画像。例如在函数章节学习中,通过分析不同题型的准确率、耗时及教学视频观看轨迹,精准定位学习难点,进而推送专属微课、虚拟实验或在线讨论主题,激发个性化学习动力。

    (二) 革新评价模式:传统与数字优势融合

    基于数据分析洞察学生学习特征,动态调整评价策略。例如针对数列解题思维僵化的学生,可引入高考真题拓展讲解并嵌入在线小组竞赛,强化合作探究。同时,构建线上线下混合评价体系,加重过程性评价权重,利用智能批改工具快速解析解题思路,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三) 优化评价方案:聚焦核心素养的科学设计

    围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构建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兼顾学生学业基础差异以确保公平性。规范预习检测、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复习巩固等全流程评价记录,通过对比传统评价与数字化评价下学生成绩提升斜率、思维拓展广度等数据,持续优化评价方案。

    五、挑战与展望

    当前,数字化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工具操作繁琐、兼容性不足 (如VR设备调试影响课堂流畅性),软件与教学大纲契合度不是特别高、资源更新不及时,海量数据汇聚带来安全风险,以及教师数字化素养亟待提升等。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评价有望突破现有瓶颈:5G赋能高效传输,AI深化个性化分析,区块链筑牢数据安全防线。这将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向更精准、高效、公平的方向发展,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威宁自治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