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苏才健:
带领这所黔北职校“蝶变”
![]() |
本报记者 李秀锦 特约通讯员 舒双全
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汽修实训室内,学生们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直播电商教室内,镜头前的少年正以流利的解说推介农特产品……这所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匮乏的职校,在苏才健校长及帮扶团队的倾力支持下,正以“造血式”发展的强劲脉搏,为乡村振兴培育出一批批扎根乡土的技能新苗。
2022年8月,时任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的苏才健,带领帮扶团队踏上黔北大地,担任务川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开启为期3年的帮扶征程。
精准“把脉”:构建职教发展新生态
苏才健校长深谙,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翻版”。帮扶团队首要任务便是为学校注入现代治理的活力。于是,他们积极推动行政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体系改革,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新增直播电商服务、作物生产技术2个专业,重点发展契合务川生态农业的特色专业群。同时,建立“目标管理+过程督导+绩效激励”闭环管理体系,学校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师资结构短板,帮扶团队以“传帮带”为引擎,实施“青蓝工程·结对成长”计划。帮扶教师与本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30余组,从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到技能实操,手把手传授经验。3年间,学校派出80余名教师赴珠海交流学习,学校教师参与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累计达26项,“双师型”教师比例从不足40%跃升至65%,一支“上讲台能授业、下车间能示范”的教师队伍已然成型。
学生出彩:技能成就人生梦想
帮扶的终极目标,是点亮每个职校学子的未来。学校积极构建“技能+素养”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建立县 (校)、市、省三级技能竞赛机制,实现省级奖项零的突破。2024年,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覃天在省级饲料营养与检测比赛中勇夺二等奖,他感慨道:“原来职校生也能站上领奖台,这奖牌让我相信,技能真的能改变命运。”2025年,学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素质教育方面,学校积极推行“社团+活动育人”,促进帮受两地醒狮文化交流,培育工匠精神和乡土情怀。直播电商服务专业学生每周二四日,深入乡镇村居开展“职教助农”直播带货公益活动,在服务中深化职业认同。
此外,学校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学生升学录取率达84%,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毕业生凭借扎实技能,综合就业率突破98%。
硬件焕新:夯实职教育人根基
“没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就培养不出适应当代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苏才健在全校教职工会上掷地有声地说道。3年间,一场从基础设施到实训硬件的“焕新革命”在这里展开,帮扶团队争取资金900余万元新建或改造升级4个高标准专业实训中心。苏才健校长说:“硬件建设不是简单的‘堆设备’,而是为师生搭建通往产业前沿的阶梯。当每一个按钮都能点亮技能梦想,每一台机器都能转动人生希望,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底气。”
如今,为期3年的帮扶期将满,苏才健校长欣慰地看到,务川职校已非昔日模样——现代治理体系高效运转,“双师”队伍茁壮成长,产教融合筋骨强健,学子成长路径宽阔。那些崭新的实训设备上留下的操作痕迹,教师教案中融入的企业案例,学生眼中闪烁的自信光芒,皆是这场“造血式”帮扶最生动的注脚。
“帮扶团队终会离开,但科学的管理制度、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扎根产业的办学方向,以及孩子们凭借技能赢得未来的信心,已深深融入务川职校的血脉。这才是帮扶最珍贵的馈赠——一所学校内生力量的真正觉醒。”苏才健校长表示,务川职校的蝶变证明,当精准帮扶的“活水”浇灌在职业教育特色的土壤上,便能催生最坚韧的成长力量,为乡村振兴锻造持续驱动的人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