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6版:论苑 -> 智能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优化路径研究

学科研究

智能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优化路径研究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李林艳

    地理学科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亟需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应用,正在引发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更能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沉浸式的学习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系统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路径优化。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地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涵盖了许多知识,与生活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课堂知识呈现的方式十分单一,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围绕教材来开展教学。一些地理现象难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是不行的。比如在讲解“板块运动”的内容时,教师无法直观地展现板块运动的过程。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十分有限的,互动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大都是通过课堂抽查和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的频率和质量低。学生的参与度低,这也影响了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设。

    新课标强调要在地理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有效开展因材施教。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就导致课堂中个性化教学缺失,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人工智能赋能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路径

    (一) 构建智能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助燃剂。情境教学法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传统的情境创建存在着一些缺陷,不够真实。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学习和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沉浸感及趣味性。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智能语言机器人,来实现AI互动问答,能够解答学生的实时提问,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世界的气候”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搜索关于不同地区以及对应的气候环境,比如热带雨林、沙漠、高原等地区的气候环境,让学生沉浸体验这些不同地区气候的特点。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在视频的呈现中变得具体、生动,学生还可以在虚拟场景当中观察一些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状态,感受气温和降水等要素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海洋资源”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AI问答”活动,让学生围绕“中国海洋资源”这一主题向AI助手进行提问,比如“中国最大的海洋是哪里? 中国最大的内海是哪里?”通过趣味的互动,构建了趣味的学习情境,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二) 实施智能评估,推进精准教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引导的正面作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找寻不足,让学生增强信心。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却容易流于形式,一般都由教师进行主导,对学生进行简单评价,评价的标准也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围绕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可以开展更加智能的科学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从而实现个性教学。如,在学习完“世界的人口”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测评系统开展评价。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生成相应的测试题目,将题目分成基础、提高以及拓展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测评。在学生完成测评之后,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批改,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形成一份详细的学习报告。报告能够指出学生在哪些地方掌握得牢固,哪些地方的知识掌握得薄弱,从而给出相应的建议。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报告,来设计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三) 整合智能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当中,教师更多依赖于教材,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教材的确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地理知识远远要超过教材的范围。新课改也要求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地理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便捷。例如,教师在讲授“海洋与陆地”这一章节之时,按照传统的备课方法,教师需要在互联网当中搜索多种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还要制作课件,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利用人工智能软件,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快速地制作教学设计以及相对应的PPT,为学生展现更多的关于海陆变迁的例子和研究成果。教师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整合视频、3D模型以及动态地图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比如利用DeepSeek、豆包等智能软件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国的河流”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去豆包进行搜索和问答,了解关于我国河流的知识。学生还能利用智能导学工具来拓展相应资源,搜索一些趣味的地理纪录片课程。

    (作者单位:盘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