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
以辅导员系统集成式思维助推“双创教育”落地见效
张小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也为高校辅导员完善自我素养,提升系统集成式思维,推动“双创教育”落地见效指明方向。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资源整合的调节者和实践创新的推动者,亟需多措并举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系统集成式思维,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育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急需人才积蓄力量。
以动态的前瞻思考辨析“双创教育”的对象差异
双创教育的本质在于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精准把握人才发展特殊性,从而激发人才培育的内生动力。由此,辅导员在这过程中便发挥出了识人、导人、育人的重要链接作用,有助于提高青年人才在企业中的“挑大梁、当主角”的有效地位。这就要求:一是优化家校协同育人环境,通过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价值观,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创业需求和方向。二是利用召开班会、举办节日庆典、鼓励校园竞赛等方式,识别各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捕捉学生在压力决策、危机应对、协调组织等方面的特点,并尝试构建差异化成长档案,并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助推协同培育升级。三是鼓励创建跨学科交流机制,推动建设创新合作小组,动态调整小组协作模式。如搭建风险偏好者与严谨型学生组合。鼓励跨学科间参加“挑战杯”“双创大赛”等赛事,以拓宽学生视野,挖掘其更多潜力。
以高度的战略视野打破“双创教育”的认知局限
辅导员作为“家校生企”四位一体的重要枢纽,具备在双创教育中具有精准育人、资源整合和经验转换的多重优势。立足宏大、宽阔的“双创教育”战略视野有助于精准把握市场发展前沿、研判育人导向和调整有效策略。这就要求:一是搭建跨域战略协同平台,破除“信息孤岛”。通过常态化构建“政-企-校-生”四方联席会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参与地方经济形势分析会、产业升级研讨会等,帮助其树立宏观经济发展思维。另外,加快推进辅导员参与人才发展、科教人一体化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市场调研,精准掌握就业一手信息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二是实施辅导员立体化培育计划,重塑认知结构。
以有效的创新工具做好“双创教育”的配套服务
随着数字化时代对于辅导员数字技术和办工技巧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还对创新工具的配套使用更为注重。因此,为增强高校辅导员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双创教育实现配套服务,一是要提升辅导员的数字化素养。举办定期的数字化技能培训课程等,确保辅导员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为双创教育发展增强服务活力。二是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通过加强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辅导员专用的工作平台等,帮助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辅导员和学生在促进双创教育中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三是促进辅导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社交媒体、在线论坛、腾讯校园等平台搭建数字化交流渠道,分享双创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定期组织数字化教育研讨会或工作坊,促进多元主体间的交流合作。
以审慎的安全态度筑牢“双创教育”的校园防线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开展安全教育是高等院校所必须承担的任务,同时也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没有安全的“双创教育”就没有学生美好的明天,更谈不上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个环节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警报器作用。一是强化辅导员的预见性风险识别。增进学生的作品版权风险防范,防范成果剽窃;实时预警学生项目可能涉及的竞业禁止、股权纠纷等潜在风险。二是提前构筑制度性安全防线。利用AI手段广泛收集并提炼《民法典》 《数据安全法》 等法规条款中与双创教育有关条款进行学习,明晰责任边界。三是设计标准化处置预案。通过协同有经验的法律人士,制定 《双创教育安全事件应对手册》,规范技术泄密、融资诈骗、实验事故等类别的危机处置流程,以实现双创教育“活力”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双创教育已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这一光荣使命。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系统式集成思维,深刻把握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才能以双创教育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文系贵州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
项目号:GDFDY202305,项目名称:高校“双创教育”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方略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