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教学创新

用好“DeepSeek”实现数字化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丰佩伟

    人工智能的侵入对于我们教学工作者来说有什么好处?2025年年初随着“Deep Seek”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启了AI教学模式的探索。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在直观、情境等方面,的确带来了很强的实效。

    强大知识分析力,助力与隐忧并存

    我和我的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我探索教的方面,如何把题讲清楚讲透彻并能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和逻辑方面进行调整。学生则探索,尝试使用“DS”为自己讲题。实践中选用2024年全国1卷第9题“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实验。

    利用DS梳理关键信息,在思考角度非常的全面,可以用面面俱到来说,能够迅速梳理题目关键信息,清晰呈现复杂物理情境。但在分层教学方面,不利于实际应用,一方面人工智能缺乏真实的实践环境,对学生的基础和思考能力把握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从解题思路来看,有很多并不符合高中知识点的内容出现。如在第9题在分析小球碰撞后的运动时,DS运用高等物理中的动量—能量联合方程的推导形式,引入拉格朗日力学中关于系统能量和动量的分析方法,这些内容远远超出了高中阶段仅用基本动量守恒定律和平抛运动规律解题的知识范围。

    做好教育基本功,知识与方法共进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育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于实践教学中如果只依赖教材、教学建议,那只能做到讲清知识点。如果加入DS的分析,能在教学思路上进行创新,深入理解其本质,掌握从不同角度、不同模型对该定律进行讲解的方法。无论是简单的两物体碰撞模型,还是复杂的多物体相互作用系统,教师都能清晰、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这就是基本功和人工智能的有效融合。

    我认为基本功既是学科的知识点,也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很多的学习机,人工智能辅助学生课后学习,但溯源探究都离不开教学课堂。讲清楚,讲明白,懂逻辑,善应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法基本功。千年前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是人工智能永不可替代的,我愿称之为教师的“温度”。

    搭乘数字列车,人工智能辅基本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工具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信息技术的融入为课堂内外提供了诸多新颖实效的措施。在筑牢基本功的同时,善于科技数字的力量,发挥其优势,使其更好地辅助教育基本功的落实,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流程

    实践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双师课堂,翻转课堂,将DS深度融入日常教学流程,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备课环节,借助DS的分析能力,能快速抓住要点,再结合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教案,快速生成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时,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工具,如在线投票、实时问答等,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力,豆包、DS能够为一些无法在课堂完成的物理实验和物理探究活动,提供思路,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实现自主学习的要义。如在讲解复杂物理概念时,利用已有的虚拟实验和动态演示功能,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在讲解“电场线”这一抽象概念时,通过动态演示电场线的分布和变化,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电场的性质。

    (二) 动态跟踪,实现精准教学

    借助SPSS、DSk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基于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同时借助数据库,能够搜集较多针对性的练习题,避免“题海战”,让学生有阶梯的进行练习。

    在教育数字化的征程中,DS等人工智能工具与教育基本功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人工智能是推动教学变革的双翼,唯有协同发力,才能助力教育事业振翅高飞。

    (作者单位:罗甸县边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