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专家团赴贵阳华附中学开展文化调研——
让学生从“接受者”成为“创造者”
![]() |
调研校园文化。 |
本报记者 徐颖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旭东教授率教育教学专家团队,赴贵阳市南明区华附初级中学开展校园文化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师生对话、学术研讨等形式,专家团为这所年轻学校深化“文化育人”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化浸润:让每面墙“开口说话”
在校长王艳娟陪同下,专家团首站走进校园文化长廊。师生共创的油画 《麦田守望者》 引发热议,朱旭东教授驻足点评:“学生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更是创造者。这幅作品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回归。”
班级文化墙上的诗词展、数学创意模型、双语手抄报等多元内容,印证了华附“以文育人”的办学理念。
专家团表示,环境是无声的课程,华附将传统文化传承与个性发展相融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深度对话:从“阅读”到“悦读”的进阶
在文学社活动现场,专家与师生展开思维碰撞。学生们展示自编刊物《青葵》,分享阅读 《平凡的世界》 《乡土中国》 等经典的心得。朱旭东教授强调:“‘读好书’是基础,‘好好读书’才是关键,需以专注之心挖掘文本价值,让阅读成为终身成长的基石。”文学社指导教师陈璐瑶表示,将优化社团活动设计,推行“每周两次深度阅读+每月读书沙龙”新模式。
调研尾声,双方在陶行知雕像前合影留念。朱旭东教授总结道:“华附虽年轻,却呈现出‘小而美’的教育生态,期待与更多一线学校共建教研实践基地。”校长王艳娟表示,专家指导为学校注入新动能,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滋养学子精神成长的家园。
此次调研活动架起高校理论研究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桥梁。北师大专家团提出的“文化主体性建设”“深度阅读方法论”等理念,为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可操作路径。华附中学表示,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课程方案,并于本学期启动“校园文化提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