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3版:两会特刊 -> 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 助力师范生人才培养

省政协委员邓琴:

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 助力师范生人才培养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邓琴

    本报记者 杨凯

    作为贵州省全面促进基础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贵州省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邓琴在两会上针对推进我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带来了 《关于持续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助力我省师范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的提案。

    邓琴认为,我省自2018年启动认证工作以来,师范类专业认证在规范师范专业办学行为、促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助推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绩。根据2021年贵州省上报教育部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计划书统计,贵州省现有师范类专业点共计201个,截至2024年10月虽有103个专业在第二级认证中获“有条件通过”的结论,但也还有近半数专业未接受认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已经教育部审定‘有条件通过’的专业在持续改进工作‘后半篇’文章中落实不够到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估理念仍然未能完全走深走实。”邓琴表示,持续高质量推进我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还需不断加强。

    具体问题体现在:一是部分学校对专业认证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学校缺乏对师范类专业认证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缺乏系统性思考,认证理念在课程与教学中落实仍有差距;二是持续改进机制仍有短板断点。主要体现在学校建立了的制度规范形成时间较短,持续改进机制尚未健全。学校对于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上审核、监督不够到位,无法有效开展持续改进,离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落实整改”的认证闭环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此外,持续改进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整改工作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据此,邓琴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是强化认证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促进师范类专业认证高质量开展。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贯彻领会认证新要求,深入贯彻领会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设计、标准内涵;加大认证的系统培训,高质量开展认证工作。

    二是开展师范院校评价,促进师范院校履行主责主业。首先是强化认证理念落实,引导师范院校把主要办学精力放在师范教育。各高校要领导好师范教育,全面落实“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国家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契合。切实开展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在教师岗位晋升和职称评审中对教育教学业绩给予充分认可;其次是强化教育资源优先投入师范教育。政府应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充足和稳定。增加教育投入还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再次是强化师范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加强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第四是完善师范教育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师范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最后是高校要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确保师范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是开展师范生能力认定抽检,推动认证持续改进工作走深做实。一方面是高校构建从教到学的保障机制,定期开展师范生能力达成抽检。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将教学检查与评价相结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检查机制,将常态化检查与不固定抽查统一起来,并落实产出导向理念,全面深入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师范生能力达成情况抽检工作;另一方面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持续改进质量的跟踪督查。统筹协调部门间的管理结果运用,将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与专业质量建设要求严格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