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新课标下“任务教学法”促进 民族地区生物课堂高效发展的行动研究

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任务教学法”促进 民族地区生物课堂高效发展的行动研究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汤佳军

    生物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都有独一无二的功能,是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教学方法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将“任务教学法”引入民族地区生物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民族地区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民族地区生物教学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学校生物教学设施落后,实验器材匮乏,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学生基础差异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给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需更新和完善。

    二、任务教学法在民族地区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设计贴近生活的生物学习任务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物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民族地区的生物课堂上,设计贴近生活的生物学习任务,意味着将抽象的生物概念与民族地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在教授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如草原、湿地或森林等,让学生亲手测量水质、记录动植物种类、分析食物链关系,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实施分层次的任务教学

    在实施分层任务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任务的合理性梯度性,在不同的层次学生之间应该存在明确的梯度和联系,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低层次任务后能够顺利学习高层次的任务。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将学生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习任务更加有趣生动,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次的任务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思维碰撞,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还需建立有效的任务评价机制,以确保分层次的任务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评价机制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个方面,既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又注重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建立多元化的任务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任务评价体系,旨在打破传统单一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在民族地区生物课堂中,建立多元化的任务评价体系,首先需要确立评价的多维度性,这意味着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学生作为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自评的唯一主体,评价结果往往是单一化的,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则是鼓励学生、同伴以及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评价。学生自评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成果和成果,从而增强自我的认知和自我协调能力,为此让同伴互评来达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培养其批判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家长通过评价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建设。这种多方主体共同协作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得出结果,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