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7版:论苑·基教 -> 用“五项管理”关爱留守未成年人

管理经验

用“五项管理”关爱留守未成年人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黄万秀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改革举措,必须坚持以“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并举,建设“五项管理”实践园地、打造服务学生创新基地、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等方面取得成效。

    探索“五项管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育人才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很多案例给了我们基层教育一个启发:在五项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中,如何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等。学校能不能做一个服务型教育,关键是教师协调、家长诉求、学生育人管理的实施方案是否落实到位。在案例中出现学校服务型机制建设、学生睡眠管理、手机管理的落实不到位,对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会造成一些生活的困惑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我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是言传身教作表率,倾心付出育桃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思想得到缓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个人的言行,对于孩子们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好的阳光老师深知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言传的效果要用身教来保证。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尽力在教学工作中勇挑重担,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种种困扰。

    二是家校合一助成长,合作共育赢未来。对于本班孩子的教育,我所采取的方式:尽可能尊重孩子,让孩子和家长近距离沟通。比如针对班上一名杨同学,一方面请孩子的父亲来学校商量:把孩子的书面材料微信给家长,让父亲知道孩子一些不良想法的前因后果,便于家长和学校进行跟踪。另一方面联系孩子的母亲,让孩子与母亲通话,随后将学生近期表现告诉她,希望母亲对这件事要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上门家访,充分调动一切资源,构建家校育人模式。

    加大“五项管理”举措,助留守未成年人共成长

    父母的地位是无人可取代的,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老师,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成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专业化的教育知识引导学生,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是用心陪伴,用情育人。老师始终要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引导、感化、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有满腔热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如通过主题班会、劳动服务周、传统节假日庆祝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狠抓团支部和班委会的班子建设,十分注意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在抓好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班级群与学生沟通,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德育教育,打造良好班风。

    二是以校为家,做学生引路人。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每个学生都尽力做到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多关心、多谈话,适时引导,同时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校共育,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调节精神压力的同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小技巧,鼓励学生学会一些消除负面情绪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意志力和耐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