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绘本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杨薇薇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抽象性的表音符号,是学好汉语的基础,也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任务。一、二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故而他们在拼音学习过程中都感到枯燥乏味,吃力。统编教材把汉语拼音教学推迟到识字后一个月进行,但一线调研中,“拼音不好学”仍然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声音。本研究依托统编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研发了基于绘本的拼音教学新方案。
一、绘本拼音教学法的概述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绘本拼音教学法是指本研究基于绘本阅读创设的完整故事,把拼音的“认读——拼读——运用”演化为解决故事情境问题的工具和思路,内在地反映拼音知识整体性的联系机理,呈现学习线索。而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讲述绘本,而是组织学习,策划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拼音学习的建构和运用中,发展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拼音基础不一
从一年级学生的拼音教学中可以发现,一个班学生的拼音基础通常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基础的不均衡性给语文拼音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语文教师不容易统一好教学进度与难度,往往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的现状。
2.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低年级学生学起来吃力,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跟,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反复练习。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互动性与趣味性都不足,极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而且学生也不容易真正理解,最终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绘本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摸清起点,通过调查精准把握学情
一年级新生,可能来自不同幼儿园,因多方面原因,孩子拼音学习的起点差异很大,这一点老师们都会有预判。学习拼音之前,可以设计一份问卷星 (前测),邀请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收集关于拼音学习的基本信息和教学背景资料。学完拼音后,还可以从家长方面做一次后测,用来比较、分析孩子的学习效果。问卷内容可从孩子学习拼音的基础、兴趣、困难、期待等方面设置,10-12题即可。
2.大情境+绘本故事,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统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二、三、四单元为拼音单元,共14课,系统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每一课都配有情境插图。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不是符号记忆,而是要在情境中识认、理解与运用。在实践中,笔者提倡“大情境+绘本故事”式教学。孩子天生喜爱故事,14课内容可以有多个绘本故事,但这些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故事串,而这个故事串又是在一个大情境中发生的。情境与绘本故事,让拼音教学活泼有趣。即便是学过拼音的孩子,也会听得津津有味。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两个单元的拼音教学看成是一场拼音国的旅行。这场旅行的始发站是“a o e”站。老师可以根据站点绘制一张拼音国旅行图,贴到班级墙上,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拼音号小火车一站一站进发的快乐,又能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回生与遗忘。
拼音教学就是“大单元教学”。教材中的拼音编排,一般用6—8周时间完成教学。从迁移、运用的角度看,拼音的学习又要有整体意识,也就是“宏观单元”意识。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适时巩固,在情境中反复运用,学生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绘制”自己的拼音认知地图,生成超越课堂教学价值的学习成果。有了大情境,还要用绘本故事来激发日常的学习兴趣,突破一个个拼音难点,绘本故事要设计在难点处,要尽可能地自然镶嵌在课中。
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保持内外两种思维方式——“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大情境设计,就是跳出拼音单课看整体学习结构,把握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乃至这部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心中有大目标,有“施工图”,这不就是“望远镜思维”吗? 而绘本故事讲述,就是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内挖掘”,找到拼音教学的内在机理,在故事场景中达成理解性目标,实现迁移运用,这不就是“放大镜思维”吗?
3.抓好两头,构建整班学习螺旋通道。
要想提升整班的汉语拼音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两头的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孩子,引导他们借助拼音拓展阅读绘本。老师会在一年级上学期推荐大量的拼音绘本图书,比如一年级的小蜜瓜和小豌豆系列,进行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对于之前没学过拼音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注意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始时放低要求,放慢学习节奏。
通过抓两头,打通整班学习的通道,构建拼音学习的有效路径。在孩子的学习旅程中,只有一次系统学习拼音的机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这个时期都要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拼音环境,培养孩子学拼音、用拼音的乐趣,把拼音基础打牢,语文就会越学越轻松。
4.嵌入游戏,生成多元式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在小学拼音趣味教学中教学评价不能只限于传统的笔试,而应采用更多互动性、实践性的评价方法。评价要突出全面性与个性化。语文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及指导建议。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优点与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与表扬,从而帮助学生增加自信与学习热情。
另外,汉语拼音的评价关键在于“用”,只有与相应情境相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它的价值。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情境转变为绘本故事,并结合学习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绘本故事 《神奇拼音船》 中有这样一个情境“到动物园照顾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动物”,给出动物的拼音,包括材料上面有的,贴纸上补充的,动物所在国的拼音等。对于初等水平的学生要求拼一拼、圈一圈,自己照顾了哪些动物? 不会的可先不管,待会了再圈上。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拼一拼贴纸上面的音节,并将其贴在相应动物旁。优等水平的学生需要去拼一拼动物名的音节,并与相应动物连一连,然后拼一拼国家名,说出哪个动物是这个国家的? 通过上述小游戏,学生通过拼读,相互评价、反思,掌握好这些拼音。同时,教师也能从中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作者单位:贵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