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办学途中,曾短暂停留
广西师大赴剑河寻访校史
![]() |
广西师范大学一行来到剑河县开展相关校史资料寻访工作。 |
本报讯(记者 廖尚海 郭倩聿 特约通讯员 龚祥亮)11月26日,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一行5人来到剑河县开展相关校史资料寻访工作。
据了解,1944年5月,日本侵略军发动湘桂战役,沿湘桂线入侵广西,6月桂林城开始全城大疏散。抗战烽火中,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被迫西迁,跋山涉水,奔驰逃遁,漂泊在千里之外的崇山峻岭间,历时两年整。1944年12月10日,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曾作忠院长带领师生来到剑河,时任剑河县县长阮略厚待该院师生,让他们全部住在剑河中学里。
在西迁办学的过程中,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师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加浓烈,每到一处,即行开课。在剑河逗留的二十多天,不仅组织师生上课,还派高年级学生在剑河中学实习,并与剑河中学的师生开了二场联欢晚会,表演了许多抗战主题的节目,如歌曲 《太行山上》 《游击队之歌》《送郎上战场》 及话剧 《连升三级》 等,博得了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离开剑河后有黄袁就、黎达勋、何生昂、许魏然、黄志光等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学生留在了剑河中学任教。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前身) 在1944年西迁办学途中,曾在剑河县短暂停留,在剑河中学开展了教育教学等活动,得到剑河人民的热情帮助。为进一步挖掘我校在这段时间的校史资料,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师范根脉,我校特以‘口述校史’的形式,寻访西迁办学途中曾经停留办学的地方和历程,以完善广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说道。
赵铁一行先后深入剑河县档案馆和剑河民族中学,通过召开座谈会、查询档案资料和访谈等,以录制“口述校史”的形式记录下在剑河寻访的收获。赵铁对剑河人民给予广西师范大学的帮助致以深深感谢,并愿意从师资培训、教学科研、教育实习等方面给剑河教育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双方积极加强联系,助力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