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
论新高考时代应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
付勇 陆兴亮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使得高考评价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本文探讨了新高考时代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获取与整合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思维拓展与创新能力、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对近年高考题目进行详细分析,阐述这些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策略,为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要求
(一) 知识获取与整合能力是学生在新高考时代立足的基础。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提到:“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知识的整合运用。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还要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 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蔡拓等在 《2023年广东省高考生物学试题对关键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 中指出:“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能力,高考命题通过文字、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试题,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考查学生从多种形式的呈现材料中,辨识模型、图表、数据、题目文本中的各种信息,从中提取、概括关键内容,建立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与已学知识进行嫁接、整合的能力”。
(三) 思维拓展与创新能力是新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刘艳辉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中强调:“思维拓展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通过思维拓展解决认知冲突,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拓展习惯”。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常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
(四) 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崔春华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以指向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学习支架设计为例》 中提到:“解决问题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因此,问题解决能力既与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相关,也与学习者的非认知方面的能力密切相关”。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题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策略
(一) 提升专业素养之阶
教师自身必须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定需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服务。重视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 点燃知识探索之火
教师需精心打造多元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场景。如呈现震撼的自然奇观、引人入胜的历史传奇画面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同时,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抛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布置充满挑战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去探寻答案,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如撰写深度研究报告、进行精彩主题演讲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细致梳理与整合,构建起完备的知识体系。
(三) 锤炼信息处理之技
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真实鲜活的信息案例,如当下热点新闻事件、前沿科研成果等,让学生学会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提取关键内容。向学生传授一些信息处理的实用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高效使用搜索引擎、怎样筛选信息、如何进行信息分类等。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激烈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加工能力,培育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敏锐辨别有用信息的本领。
(四) 开拓思维创新之路
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极具创新性的书籍、文章等,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极强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组织学生参与创意竞赛、创新实践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夯实实践应用之基
教师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牢牢掌握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精心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推动学科融合之进
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科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问题,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组织跨学科的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在活动与研究中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论
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知识获取与整合能力,将零散的知识片段汇聚成系统而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掌握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在信息的海洋中准确筛选、高效加工有用信息,为知识的获取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思维拓展与创新能力,以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去探索未知、挑战传统;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勇敢地应对各种复杂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推动者,首先是要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点燃和激发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其成为知识海洋中的勇敢探索者,通过巧妙设问、深入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开拓学生思维的疆界,激发他们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紧密连接知识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的熔炉中锤炼能力,提升实践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作者付勇系贵阳一中教学处主任,陆兴亮系贵阳一中教师。本文为2024年贵阳一中学校级重点课题 《基于“三新”背景下教学质量“四评”体系构建与实施——以贵阳市第一中学为例》 〈立项编号:GyyzKT202411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