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科研究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晓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思维能力培养进一步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质疑、讨论的方式树立观点,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而在思维能力发展中,支架式教学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和全方面构建提供了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支架式的学习探究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感受小学高段语文的思维发展和多元融合。

    一、支架式教学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价值

    支架式教学主要分为不同文体课文教学支架和习作教学支架,主要通过支架构建的形式联系文化自信、审美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中进行更加全面的促进整本书阅读。本文将结合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情况,以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整本书教学融合,进行如下分析:

    一是拓宽知识积累。支架式教学类型主要是通过支架的形式总结整本书的内容,并通过支架的分数点来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

    二是提高理解水平。实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光靠课本是不够的,还需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拓展阅读。以支架式整本书阅读为例,可以通过支架的形式来总结作者的写作技巧,明晰整本书的内容以及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将作者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日常作文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三是提高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小学语文课标所强调的重点,支架式教学主要通过支架的逻辑模式来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梳理。以六年级整本书阅读 《童年》 为例,就可以通过支架教学的方式分析不同情节中人物情感的变化,随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感受人物的成长历程和成长极其选择的相互影响。

    二、支架式教学下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支架式教学助力整本书阅读仍然有一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源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配合或课下完成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认识的不到位。现在很多教师不倡导课下支架式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相互融合,因为教师认为学生在课下没有自制力,通过支架引导的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二是学生阅读的不落实。整本书阅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量大,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考验。三是阅读方式的不新颖。如今的学生更需要很多新颖的阅读方式来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修改和调整,以便于使学生能够将支架式教学与整本书阅读融合,完成对应的兴趣化高效化阅读。

    三、聚焦支架式教学在整本书阅读下的创新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之中要求教师应当通过支架式教学的方式来助力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以及丛书阅读兴趣,不断跟进学生的阅读过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确保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种策略来聚焦日常课文阅读:

    (一)以实际学情为基点设计支架活动

    经过综合的考察和调研,可以说合理的调整课时安排,要求课时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效率,提升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性,不断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所以在阅读中就应当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二)以矛盾要点为重点完成支架剖析

    以课内阅读为例,六年级上册的《桥》课文中要求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关键。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通常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支书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以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这是一位临危不乱有威信的老支书,体会他的铁面无私。最后要求学生抓住“揪”“推”等多个词语进行质疑,找到文章中的矛盾,以此来开展课堂思辨,明确矛盾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和对下面情节的暗示。支架式教学刚好能够达成聚焦矛盾思辨阅读的要求,支架式教学主要是聚焦矛盾点引导学生补充矛盾并且剖析矛盾与剧情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方向。

    (三)以内外阅读为联系拓宽支架阅读

    实际上支架式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主要内容还是应当聚焦于课内阅读转到课外阅读,例如小学课本中学习到的《小英雄雨来》就是书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而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应的疑问,为学生设置悬念:小英雄雨来未来会发生什么? 通过这样的方式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辐射,以支架式教学为关联,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开阔自身视野。

    (四)以师生交流为形式助力支架教学

    在从前的阅读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不及时,比如教师布置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可是学生却不买账,阶段性的任务不提交并且阅读后自己也不知道书里到底讲的什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搭建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对话平台,通过支架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或书籍感悟的抒发。

    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意识,以支架式教学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结语

    支架式阅读教学是当今语文素养提升的核心教学要求。对此教师应当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标准要求,在标准要求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备课,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点,以课本教材开发为载体的策略,确保自己的教学思路正确,以便于适应目前学生的要求,最好的发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 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兴趣化高效化的阅读,促进学生的全方面成长。

    (作者单位: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