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7版:论苑 -> 借力数字技术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

借力数字技术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得到应用,促进了劳动课程的增质提效。基于此,应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体系,赋能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

    一、数字技术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一)利于适应劳动形态变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整个社会的劳动形态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很多纯手工或传统工艺的劳动形态在逐步退却,却涌动起来了新型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劳动形态。而数字技术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恰好适应了教育发展形势,注重培养学生劳动创造及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适应劳动形态变化。

    (二)有利于拓宽劳动教育内容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以劳动技能训练为目的。它结合了劳动新形态,将最新及未来趋势性的劳动内容融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劳动意识、劳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对此,在拓展劳动教育内容的同时,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三)利于拓展劳动教育方式

    当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融入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后,传统的劳动教育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都被打破,促进了多样化劳动教育方式的形成,让虚拟技术模拟了现实劳动场景,实现了劳动实践与课堂知识的有效衔接。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会以问题为核心,让劳动教育更加智能化,也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劳动教育模式。

    二、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难题

    传统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对劳动教育提不起兴趣。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应更多元化,单纯从劳动结果上进行评价,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借力数字技术赋能小学生劳动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劳动教育资源平台,树立正确劳动意识

    受到地域、条件、学校教学规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因此,要合理地科学地构建起劳动教育资源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分享到更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帮助更多的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意识。

    例如,借力区块链和分布式存储等数字技术,学校还可以搭建数字劳动学习主题区域,让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语音或照片等媒介抒发劳动感悟,让小学中段学生可以发布种下植物后,植物的生长日记,让高段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创作劳动作品,如电脑绘图-石头雕刻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劳动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积极创新劳动教育的课程形式,除了课堂上老师讲解劳动步骤、跟随劳动资源平台做劳动这些形式以外,教师还要让劳动教育的课程形式走向多样化,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劳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例如,由于学生没有劳动经验,教师可以借助VR或AR技术与设备,重塑劳动教育环境,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VR或AR眼镜观察到数字化的模拟工厂的流水线运作,并让学生体验和操作。以此方式,让情景再现,让学生有沉浸感,仿佛自己已经置身在工厂岗位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虚拟场景的劳动实践演练,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活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多重数字场景的布置,能让学生体验和锻炼到不同的劳动技能,夯实劳动素养。

    (三)创新多元化的劳动评价,深化学生劳动精神

    创新多元化的劳动评价体系,不只对学生劳动的结果进行分级评价,还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劳动过程。评价标准也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分数,还要综合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思维和劳动技能等。

    例如,可以创建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制作的智能劳动素养评价云平台,通过平台内的学生劳动行为采集系统、分析系统和可视化呈现系统获取学生的劳动作业,借助大数据技术,做出数据分析与对比,对劳动过程细节进行细致评价。还可以通过该平台的动态监测分析系统,及时监测跟踪学生正在执行的劳动任务,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对存有劳动薄弱环节的学生投射针对性的劳动指导,让学生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树立起劳动精神。

    四、结语

    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而数字技术赋能小学生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新方向。结合现阶段劳动教育现状,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劳动素养,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贵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