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军:帮助学生开启医学大门
![]() |
代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
![]() |
学生给代老师的礼物。 |
本报记者 龚茜 通讯员 伍维玉
在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是用爱与智慧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教育探索者——代军。
梦想启航:初登讲台的忐忑与喜悦
2019年,代军刚刚走出校园,满怀激情地登上了讲台。从此,她的身份从学生转变为教师。代老师的第一堂课,面对众多求知若渴的医学生,她的心中既有忐忑不安,也有难以言喻的喜悦。95分钟的《正常人体解剖课》 结束后,她合上了书本,也“打开”了自己教育生涯的第一页。那一刻,她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关于梦想和成长的开始。
刚毕业的代老师很明白同学们在想什么,每一堂生动有趣准备充分的专业课,让同学们对这个头发齐肩、个子小小的老师尊敬之余,也多了一分亲切。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代老师迎来了第一个班级的最后一堂课,看着同学们不舍的眼神,她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晒太阳吧。”在学校的草坪上,代老师与大家一起谈人生聊理想,也默默为自己订了一个“5年计划”——努力帮助同学们开启医学这扇大门。
挑战自我:全国青教赛的磨砺与成长
经过5年打磨,在课堂上越来越得心应手的代老师,开始向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青教赛) 发起了挑战。
2024年,代老师用“手忙脚乱”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全国青教竞赛后,她准备专业课教案的同时,还准备了16个平日上课学生反馈最好、知识吸收最透彻的课程作为比赛选题。
当指导老师看到代老师上报的选题,不禁皱起了眉头:“大部分是无效选题,因为深度不够,体现不了作为大学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教学路径。”但为时已晚,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更改。“没关系,我们慢慢捋一捋,看看怎样才能体现一个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为了让教案更加完善,指导老师提议代老师将这次教案写成逐字稿。“这是我第一次写逐字稿,所谓逐字稿,就是把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提前写出来,并反复琢磨推敲。”代老师坦言。就这样,指导老师陪着她一起加班,研究课案中每一个拓展延伸的知识点,打磨每一个可以升华命题的总结陈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代老师拿到了全国青教赛医科组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她在比赛复盘中感谢了指导老师和比赛评委:“这次比赛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以赛促教’的意义,不仅见识到各个学科老师的风采,更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引领同学们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