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蔡毅 付昌琼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的缺失、班级德育氛围不浓厚、教师德育意识与方法的不足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环境的脱节,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如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以及加强家校合作,以促进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在此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育文化环境作为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一个良好的高中德育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判断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深入研究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构建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高中德育文化环境是指在高中校园中,由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综合环境。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环境,如校园建筑、教学设施、校园景观等,是德育文化环境的基础,能直观地展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追求。
精神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是德育文化环境的核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
制度文化环境,涵盖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等,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和规范。
行为文化环境,体现在师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交往方式等方面,是德育成果的外在体现。
二、高中德育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缺失
部分高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提升和校园环境的美化,而忽视了德育内涵的挖掘和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德育主题和深度,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思考。例如,校园墙壁上的标语口号空洞无物,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只注重娱乐性,没有将德育目标有机融入其中。
(二)班级德育氛围不浓
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德育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一些班级中,存在着重成绩轻品德的现象。教师没有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班级氛围,导致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关爱。班级规章制度不完善,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此外,班级缺乏正面的榜样示范,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
(三)教师德育意识与方法不足
部分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专属职责,在学科教学中没有主动渗透德育内容。在德育方法上,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环境脱节
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中,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环境往往存在脱节现象。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缺乏及时纠正;有些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不高,无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还有些家长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不了解学校的德育要求和孩子的在校表现,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无法形成合力。
三、改善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对策
(一)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将德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校园景观,使其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如设置德育主题的雕塑、壁画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活动,如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同时,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二)营造良好班级德育氛围
班主任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纪。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树立班级道德榜样,激发学生的向上向善之心。
(三)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德育模式。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德育理念和工作安排,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增进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结束语
高中德育文化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我们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德育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蔡毅 瓮安中学;付昌琼 瓮安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