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才培育新质生产力
![]() |
杨文明 |
![]() |
王永贵 |
![]() |
洪俊杰 |
本报记者 任伟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培养新质化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培养高质量电商人才”……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众多论坛现场,部分嘉宾围绕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杨文明:
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人才
未来的工作群会更加集成和综合,数量会越来越少,未来的工作岗位设计更加系统化、技术含量会更高,需要的技能也会更多,且对数字化能力和商务营销能力的需求会更多。
未来数字化转型引发的技能培养、技能提升和转岗技能培训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到2025年,需要对50%的雇员开展转岗技能培训。人才能力结构正从钉子型人才向T型人才、π型人才,甚至向梳子型人才演进。
高技能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占有重要位置,迫切需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有创新意识、能胜任复杂操作、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使用创新性数字技术,并利用关键资源和能力的战略杠杆,推动实现的根本性的变革。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人才,需要领导层引领,管理层衔接,执行层推动。
数字化转型分为信息数字化、流程数字化、数字化转型三个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提供了中高级的数字能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应与中级和高级的数字能力相匹配,职业院校应培养普通劳动力所需要的数字能力以及ICT专业人员应具备的数字能力。
未来要大力推广泛在学习、精准学习和微证书,让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持续地、无缝地获得各种嵌入式和非嵌入式泛在学习支持,通过各类终端设备随时与专家、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同步或异步协作和共享交流,从泛在环境中直接获取信息。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
数智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数智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生成设计”等推进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灯塔工厂”的建设,进而推动实现制造业数智化,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AI生产力推动生产作业模式的改变。可以说,让AI成为核心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领导的迫切需求。根据IBM的全球调研显示,如今对生成式AI的认知水平远高于2016年传统AI出现第一波发展浪潮时的认知水平。
AI技术赋能商业,不唯“大模型”论,需要在具体场景中寻找答案。AIGC应用的核心就是要专注于场景的细分需求,结合业务问题,寻找AIGC可实现的最佳落地点,更快地为企业提供商业价值。
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商务。一方面,数字技术协助分析消费者行为、社交媒体趋势和反馈,为企业提供深入的市场洞察和消费者偏好预测。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可以帮助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成本效率。同时,帮助企业监控品牌形象和声誉,自动生成正面内容以维护和提升品牌价值。协助分析销售数据和趋势,为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定价、促销和销售策略建议。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洪俊杰:
需重视人才数字素养的培养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重视对人才数字素养的培养,强化技术驱动效应。山东财经大学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
在4个建设中,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数智化转型;打造跨学科数字赋能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概论通识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及若干门数智赋能交叉融合专业课;以数字教材为引领,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规范性强、集成度高、适用性好的示范性新形态教材;开展教师数字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数字素养与胜任力,在完善教学模式、深化智能教学应用和加强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等方面推动教学改革。
在2个共享中,以校内教学、科研、管理运行数据为主体打造数据管理平台,探索建立数据价值度量评估方法,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整合校级及二级单位机构平台算力,打造泛在的算力共享平台,确保高水平教学科研活动能够获得充分的算力支撑。
在1个融合中,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和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