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兴义向阳路小学:

沐向阳之光育清正之苗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廉洁主题班会。

    本报记者 潘国虎

    在黔西南,一场关于清廉的种子计划正在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悄然实施。走进校园,从一年级教室里稚嫩的莲花主题画作,到六年级学生精心设计的手抄报,廉洁文化如同春风化雨,通过分龄施策、多维渗透的创新模式,让全校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清正廉洁”的深刻内涵。

    差异化的廉洁教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莲花为什么象征廉洁吗?”在三年级(2) 班的廉洁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通过动画视频展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生长特性,孩子们争相举手:“因为莲花很干净!”“就像做人要清清白白!”……这样的场景,是向阳路小学“沐向阳之光 育廉洁之苗”主题活动的生动缩影。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该校设计了差异化的廉洁教育路径。

    低龄段以“童心绘廉”为主,孩子们用蜡笔、水彩描绘莲花、青竹等象征高洁的植物,有的作品还将“廉洁”二字设计成卡通形象;中龄段则开展“翰墨书廉”,在软笔书法课上书写“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等词句,在笔墨间感受汉字的结构美与廉洁文化的厚重感;高龄段升级为“创意表达”,四年级学生化身“班级设计师”,制作图文并茂的廉洁主题黑板报;五、六年级学生通过收集历史典故、采访身边榜样,创作集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手抄报,甚至有学生将本地“勤廉人物”故事融入作品。

    “我们避免说教式灌输,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廉洁。”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仕鲜展示了一幅五年级学生的手抄报,上面不仅绘有莲花、廉洁等画面,还记录了各种关于廉洁的知识和历史事迹。这种“小切口”的教育,往往能引发大共鸣。

    将廉洁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

    在向阳路小学,廉洁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血脉”,该校廉洁元素随处可见。班级文化、教学楼的走廊悬挂着学生创作的廉洁绘画,食堂墙面张贴着“节约粮食就是廉洁”的标语,就连课间广播也会播放“清廉做人”的历史小故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家校共育”的延伸。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廉洁知识带回家,有的孩子提醒父母“不能收别人的礼物”,有的家庭共同观看反腐题材纪录片等,形成了有效的合力。

    “廉洁教育不是短期活动,而是需要持续浇灌的系统工程。”据黄仕鲜介绍,该校已将廉洁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未来计划通过“廉洁微课堂”“模拟法庭”等创新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从画廉洁到践廉洁,从知廉洁到传廉洁,向阳路小学的实践正在显现成效。黄仕鲜说,今天种下清廉的种子,明天收获正直的人生,相信这些廉洁之苗不仅能茁壮成长,更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清廉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