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毕节市实验学校:

以“家文化”铸魂 育文明新苗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模拟法庭。

    本报记者 王军 特约通讯员 周亮

    近年来,毕节市实验学校始终以“家文化”办学思想为精神内核,锚定“毕节领航、贵州领先、全国知名”品牌学校目标,将文明校园创建与内涵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教育部表彰“一校一案”德育工作典型案例、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贵州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家文化”教育发展联盟人才团队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百余项,2025年在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活动中斩获三等奖,走出一条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明育人之路。

    三维发力,筑牢文明校园根基

    学校构建“家庭家—学校家—社会家”文明培育体系,并将之联系祖国家,放眼天下家,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创建格局。

    在“家庭家”维度,组建三级家委会、60余人家长讲师团及268人师德师风监督团,通过每年20余场家长学校授课、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家”层面,打造“四园三廊两景观一园一中心”环境体系,以班级文化墙、学生作品展营造温馨氛围,让校园每处空间都成为文明课堂。“社会家”实践中,连续25届红领巾义卖会募集善款资助困难学子,红领巾志愿岗年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学生志愿服务案例获市级表彰。

    依托“小课题研究”“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碧阳湖生态保护”“毕节非遗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年均形成学生研究报告300余份,其中15份获贵州省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内涵提质,激活教育发展动能

    以文明创建驱动内涵发展,构建“一体两翼三线多点”教师成长模式,现有正高级教师3人、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169人,10个省市级工作室成为师资孵化高地。

    课程建设上,打造“六向六力”向阳花课程群,涵盖健康、快乐、智慧三大课程体系,每学期评选“向阳花之星”千余人次,实现“人人有亮点、个个能成长”。教研创新方面,开展“同课异构”“名师高徒”“实验之声微讲堂”等活动,依托20余所联盟校共享优质资源,相关成果获省教科研二等奖,2025年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活动,更将文明素养与科学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文化赋能,彰显文明创建成效

    深耕“家文化”宣传阵地,构建“家文化”德育体系,通过每学期“文明班级”、每周“向阳花好少年”评选(年均评选文明班级60个、向阳花好少年1000名)、“家风家训进课堂”“红色研学”等活动,培育学生良好品德。

    学校德育案例入选教育部“一校一案”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刊发专题报道60余次,制作的校园文化宣传片《玉盘》在2025年全省第二十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荣获小学组三等奖,生动展现文明校园建设成果。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六一文化艺术节、国庆歌咏比赛等活动,通过“文明班级”“向阳花好少年”评选,树立身边榜样,学生张育菡雨中清理下水道等文明事迹登上贵州教育发布,成为校园文明的生动缩影。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毕节市实验学校将持续以“家文化”涵养文明气质,以内涵发展夯实育人根基,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