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盘州响水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陈秋萍:

十年耕耘实现跨越发展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陈秋萍在给孩子上课。

    本报记者 侯帮虎 特约通讯员 李静

    陈秋萍,盘州市响水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自2015年投身山区学前教育事业以来,她以“党员的担当”破局,以“教育的坚守”深耕,用十年时光实现从“小学教师”到“幼教守望者”的蜕变,带领幼儿园完成从勉力维持到“市级示范园”再到“教育集团”的跨越式发展,让500余名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初心。

    从小学班主任到幼儿园园长

    2015年8月,组织将时任小学班主任的陈秋萍调至响水镇中心幼儿园任园长。跨学段的挑战、对幼教工作的陌生,让她一度忐忑不安,但老校长“党员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的嘱托,让她迅速转变心态——“对孩子的爱,从不需要局限于学段,换个方向照样能发光”。

    初到幼儿园,眼前的景象让她揪心:斑驳的墙壁、紧缺的设施,打印纸需教师自掏腰包“化缘”,园所还背负着六位数负债。可当看到孩子们明亮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变成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组织安心的乐园。”她立刻为自己定下“四个目标”:读懂孩子、凝聚人心、还清债务、提升自我。此后,“闻鸡而起,伴月而回”成了她的日常,白天跑政策、筹资金、改环境,晚上学幼教理论、研教学方法,用脚步丈量园所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拉近与教师、家长的距离,硬生生把“迷茫”走成了“坚定”,为幼儿园的蜕变埋下第一颗种子。

    开启“白手起家”创业路

    2015年10月,在仅有7人的教师会议上,陈秋萍提出“三年创建市级示范园”的目标,立刻引发反对——“设施差、负债重,这简直是异想天开”。面对质疑,她没有退缩,而是动情地说:“我们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要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好教育!”

    在她的感召下,老师们纷纷举起手,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路。为了改善办园条件,她跑遍镇里的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带领教师利用休息时间粉刷墙壁、布置教室;为了提升保教质量,她牵头制定教学规范,组织教师开展“每周一研”,甚至自掏腰包送教师外出培训。那段日子里,她和教师们一起风里来、雨里去,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幼儿园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幼儿园顺利通过“市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当消息传来,全体教师相拥而泣——那些起早贪黑的付出,终究换来了山里幼教事业的“第一次突破”。此后,幼儿园口碑越来越好,生源越来越足,成了响水镇家长口中的“放心园”。

    从“青涩”到“独当一面”

    2021年,全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上级要求响水镇中心幼儿园从“办好一所园”升级为“办好一个集团”,由陈秋萍牵头改造4所村点分园。这意味着,她要再次从零开始,把优质教育送到更远的山区。

    最远的村点园驾车需40多分钟,她每周至少跑两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紧盯施工质量;分园教职工招聘、物资采购、岗前培训同步推进,她亲自制定培训方案,手把手带新教师熟悉教学流程。有人问她:“这么累,图什么?”她笑着说:“能让山里的孩子在家门口读上公办幼儿园,是好事。”

    如今,五所分园全部顺利开园,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享受到了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看着分园教师们从“青涩”到“独当一面”,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陈秋萍更加坚定:“教育的价值,从不在轰轰烈烈,而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用心。”

    十年耕耘,十年坚守。陈秋萍用“转弯的爱”照亮了山区幼教的路,用党员的担当书写了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