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发展
语文教师须发展为师的核心素养
阮朝辉
参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的核心素养内涵,教师和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可分别界定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在现实社会实践和真实教育教学进程中形成与展示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发展,并在真实的汉语运用和教育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文化自信、汉语语言运用、汉语思维能力、汉语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一、以教师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赋能学生构筑中华文化自信
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素养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前提,教师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和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力,是引导学生构筑中华文化自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在人工智能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当代和未来,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持续丰盈自身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力、思维力、洞察力、祛魅力、创新力、传承力,才能以自身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引领学生高质量发展核心素养、筑牢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阔中华文化视野、坚定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语文是培养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课程。语文教师只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积极祛魅文化中的糟粕、模范传承创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中华精神,从知识授受型教师向心智激发型教师迭代发展,才能以教师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力感召引领学生建构、筑牢中华文化自信。
二、教师示范娴熟的汉语运用,助力学生汉语运用进阶发展
语文是学生赓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其他课程、体验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师深厚的汉语素养及娴熟的汉语运用示范能力,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关键。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等,而且新审定版的《语文》教科书的绝大部分课文后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课文”等的教学提示及其学业要求,这就是要以语文教师已“具备的良好语感”启发、引导、示范、督促学生练习,以促进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的语感”。
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汉语知识技能及其运用素养,更要具备置身学生真实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语言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既成的,而是与学生一起在真实生活中共同实践、持续丰盈和迭代发展的。在当代与未来,如果教师对课文或内容不具备“良好的语感”,则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或数字技术,教自己先练准、先学会,然后才能给学生以精准示范、引导学生高效练习。
三、用汉语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发展语文思维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思维能力是人发展的关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仅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文明的文以载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思维范式,而且一直赓续着“汉语是聚合式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展了汉语思维方式,才能有效认知、吸纳、整合其他民族和其他学科优秀的思维方式;也才能引领中国中小学学生基于独特的汉语思维方式,而认知、理解、吸纳、扩展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继而增值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意识的物质外化,长期使用主要语种的语言构造和展示形态,自然就会生成和发展相应的思维方式,也就有相应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及其表现样态。语文教师的汉语直觉、形象、逻辑、创造等思维能力,既源自于从小接受的语文思维启发、实践、反思和发展的积累,也有教师长期社会实践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知行合一”的持续发展,更有教师在引领学生增进语文思维能力发展进程中的交互同构和进阶发展。语文教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汉语构造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具象与经验、关系与情景、直觉与审美等有机结合的汉语思维范式,既折射出语文教师汉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出教师启发、激励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教师垂范语文之美,增值学生创造语文之美
语文之美不仅包括汉字及其运用与产出所承载的书法美、音韵美、意蕴美、构造美,还包括汉语交流应用、润心启智、共情和谐等之美。个体感知、理解、表现、创造美,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向自然和文献学习的领悟思辨,其二是向自我经验学习的体验发展,其三是向他人学习的融会贯通。而向他人和人工智能学习并融会贯通是最直接、效益最高的学习方式,这也正是语文审美教育乃至所有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
丰富审美体验、增强审美能力、涵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理性、发展审美观念、践行审美创造,是提升自我审美修养“知行合一”的基本路径。语文教师展示汉字书法之美、示范汉语音韵旋律之美、呈现极具审美价值的汉语文学作品、表达汉语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汉语运用中的高情商和共情能力等等,是语文教师成为增进学生语文审美创造的示范者、引领者、赋能者的前提和关键。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是智慧驱动的真实体验与创造的教育。人工智能传授知识、教师深耕育人启智,已成为现在与未来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样态。只有语文教师高质量地发展和展示为师的核心素养,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系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