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代表队:
以热爱为舟,以诗心作桨
![]() |
![]() |
柏贵生(中)、蒋馨蕊(左)、马铭泽(右)。 |
本报记者 高志杰
“华韵悠扬 诗润心田”2025贵州诗词大会进入倒计时,安顺市代表队正有条不紊地备战。
普定县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康杰晶,是安顺代表队两名教师代表之一。从教三年来,他始终坚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翻开泛着墨香的诗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一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世界。”他认为,古诗词能滋养心灵、提升审美与文学素养,让人在喧嚣中寻得宁静。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李芝楷坦言,高中学业繁重,但对诗词的热爱让他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研习体悟。他说:“诗词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语文素养,也让我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诗词教会他用多元视角看待问题,在古典智慧中获得成长的启迪。
代表队另三位成员来自安顺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柏贵生、九年级学生蒋馨蕊和六年级学生马铭泽。作为年龄最小的队员,马铭泽虽偶感紧张,却更多感受到并肩作战的温暖。“不是一个人在努力”的氛围,让紧张化为踏实的动力。备赛期间,老师耐心讲解诗词背景,引导他通过理解记忆;队友们也倾囊相授经验,帮助他高效掌握内容。
蒋馨蕊则分享了自己对诗词认知的蜕变:“小学时读诗,像欣赏一幅幅斑斓图画,只爱其韵律与美感;如今,我更渴望与诗人对话,体会他们的悲欢离合与理想抱负。”面对升学压力与成绩波动,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给了她力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让她学会在困境中保持豁达。她将此次比赛视为宝贵的学习机会,愿全力以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柏贵生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十年,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备赛中,队员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结合书籍与学习APP,并在课间交流心得。谈及备赛心情,他借用 《琵琶行》 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表达内心的沉静与期待,更希望全队能在省级舞台上“倚东风,豪兴徜徉”,自信绽放。
华韵悠扬,浸润“瀑乡”。安顺代表队携黔中山水之灵秀、屯堡文化之厚重,在中华诗词的长河中汲取奋进力量。他们以热爱为舟,以诗心作桨,即将在省级赛场展现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与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