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七中排球队勇夺贵阳市中小学运动会女子组冠军和男子组亚军
拔节成长的青春
![]() |
排球女队。 |
![]() |
日常训练。 |
本报记者 徐颖
近日,观山湖区第七中学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喜讯。朴实的标题下,记录着让全校师生引以为豪的成绩:在2025年贵阳市第十四届中小学运动会上,该校排球队勇夺女子组全市第一名、男子组全市第二名。
捷报如春风般传开,迅速在家长群和朋友圈里刷屏。大家既为夺冠而欢呼,也对这支仅成立两年、队员横跨三年级至九年级的年轻队伍充满好奇。荣誉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起步:
从“娃娃兵”到少年健将
观山湖第七中学的排球队始建于2023年,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九年一贯制队伍。从对排球一无所知的“娃娃兵”,到如今在赛场上沉稳应战的少年健将,他们只用了两年时间。
在带队老师徐信飞的口中,球队的成长轨迹清晰而坚实:从贵阳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初中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四名,到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小学女子组第二名;从在区级比赛中稳居前列,到在省级赛场上崭露头角,捧回U14男子组第一名……一个个成绩,串联起这支年轻队伍顽强向上的轨迹。直到今年,他们终于在市运会的最高舞台上,迎来了女子组夺冠、男子组摘银的辉煌时刻。
获奖后,队员们除了激动与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表示,将在排球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再创新高。简单的话语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汗水浇筑。
学校的支持是球队成长的坚实土壤。据了解,排球队的建设被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从制度、经费到物资都获得了充分保障。更难得的是,体育组的老师们全部“纯公益”免费带队训练。训练时间主要安排在周五放学后、周末及寒暑假,最大程度避免与学业冲突。
平衡训练与学习,是这支学生球队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今,学校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需要高效管理时间;学校提供学业预警与弹性作业等支持;教练则坚守“文化学习优先”原则,积极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
然而,最打动人的,往往不是闪亮的奖杯,而是奖杯背后那些鲜活的瞬间。当被问及哪个时刻最让人感动时,徐信飞讲述了一个“俯身”的故事。
“排球是往上跳的运动,可我记住的,都是队友俯身跪地、拥抱,拍肩、拍地板的瞬间——那些把队友从地上拉起来的动作,比任何扣球都更接近这项运动的灵魂。”他回忆,在一场关键比赛中,对方到了赛点。一位队员为了救球,整个人重重摔在地板上。虽然把球垫飞了,她爬起来的第一反应不是查看伤口,而是对队友说:“我的,再来!”后来,她再次扑身救球,硬是将赛点扭转。
赛后,老师问她疼不疼,女孩笑了笑:“地板是冷的,但球是热的。”
这句话,或许正是这支球队最好的注脚。
成长:
比奖牌更珍贵的收获
通过排球,孩子们收获的远不止球技和奖牌。在老师们看来,队员们身上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深植于心的团队责任感、出色的沟通能力、严格的纪律性,以及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品质,正悄然融入他们的学业与生活,让他们成为更强大、更完整的人。
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强力支持。今年市运会期间,一个暖心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由于比赛在暑假,带队教师有限,四名家长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全程负责队员的衣食住行,让教练能更专注于赛场指导。这种学校、家庭、孩子拧成一股绳的力量,正是球队最坚实的后盾。
荣誉已成过往,未来更加可期。对于球队的发展,观山湖第七中学有着清晰的规划。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社团活动和体育课堂在全校普及排球运动,让更多孩子爱上这项运动。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短期的竞技目标是积极备战各项赛事,争取名次上的新突破;长远来看,希望孩子们通过系统训练,在团队协作、意志品质、责任担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让体育精神反哺学业,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