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遵义师范学院创新育人路径——

“红+绿”深度融合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长征之路”主题园。周选州 胡方飞 卯飞云 摄

    特约通讯员 黄玥

    10月17日上午,遵义师范学院“长征之路”主题园和东区学生宿舍旁的“小零智收”环保驿站前分别聚集了上百名师生。在秋日的阳光下,2025级长征班学生身着统一服装,既是红色主题教育的体验者,也是绿色环保实践的先行者。“长征之路”主题园和逆向物流实践基地这一“红”一“绿”两大工程的同步启动,是学校作为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特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长征之路走出“红心”青年

    以大地为纸、以装置为笔的“长征之路”主题园位于校园中轴线草坪广场,依托遵义红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题园以红军长征路线为时空轴线,通过沉浸式步道系统展现出长征出发、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12个关键历史节点,辅以视频资料等知识拓展,构建了从历史回顾到精神升华的完整育人路径,使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利用主题园组织2025级长征班学生走“长征之路”,使之成为一堂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陈治松表示,“长征精神的内核与遵义师范学院‘红心’青年的‘忠诚、坚韧、担当’的特质高度契合。”2025级长征班学生踏上“长征之路”,沿途聆听学生讲解员讲述李光、陈万清等遵义籍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主题园将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育人资源,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实景、从课堂延伸到实践。”陈治松表示。

    为做好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学校已组建一支师生讲解员队伍。这支队伍经过严格的党史知识培训和讲解技巧提升,能够带领师生观众深入感悟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

    智慧循环加持生态校园

    与此同时,学校与贵州智诚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合作的“校园逆向物流实践基地”在“小零智收”环保驿站同步揭牌。项目通过AI智能识别系统、物联网平台及逆向物流体系,实现校园废弃物24小时自助回收、碳积分兑换及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校园内已建成2个环保驿站、1个分拣中心、1个科普走廊、5组分类回收箱。环保驿站配备智能回收箱、AI识别称重设备和礼品兑换机;分拣中心则具备满溢预警、防火安全预警与数据监控功能,确保了回收过程的高效与安全,成为资源循环的“智慧中枢”。

    “红”与“绿”这两条育人线在遵义师范学院交织发展。

    这种融合体现在理念的共鸣上,长征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坚韧不拔,与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知行合一、持之以恒一脉相承;体现在场域的协同上,校园空间被赋予了多重育人功能——“长征之路”主题园不仅是红色地标,其倡导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与环保理念天然契合,校内的环保驿站、共享单车,也不仅是技术设施,更成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公共意识的实践课堂。

    这些都已构建成“红色文化铸魂,绿色实践赋能”的立体化育人生态,为培养更多具有“忠诚、坚韧、担当”的遵师“红心”特质有为青年注入持久鲜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