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10版:他山之石·理论 -> 高校思政课要着力讲好伟大奋斗精神

高校思政课要着力讲好伟大奋斗精神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毛莹

    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思政课堂中深刻阐释、生动讲好伟大奋斗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认同其内涵、理解其价值、践行其要求,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讲好伟大奋斗精神,首要在于对其丰富内涵进行科学、全面、深刻阐释

    伟大奋斗精神是一个蕴含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整体,其内涵可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其一,伟大奋斗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华民族素来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 以及“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不懈追求。这种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伟大奋斗精神的历史源流与文化根基,其核心体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二,伟大奋斗精神升华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实践的首要性和革命能动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宏伟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培育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一系列闪耀着奋斗光辉的精神谱系。这其中的奋斗,是为崇高理想和人民福祉而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实践自觉,核心是信仰驱动下的历史主动精神。其三,伟大奋斗精神着眼于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与未来指向。进入新时代,奋斗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是吃苦耐劳、埋头苦干,更表现为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攻坚克难的斗争本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它要求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和时代洪流,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宏伟目标的团结奋斗、接续奋斗、艰苦奋斗。

    二、伟大奋斗精神对培养当代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高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将伟大奋斗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全面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其一,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筑牢信仰之基。当前部分青年学生成长于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易出现目标迷失、动力不足、“躺平”心态等问题。而伟大奋斗精神中,那些为远大理想不懈求索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境界,能够有效震撼学生心灵,深刻回答“为什么而奋斗”“为谁而奋斗”的根本性问题,帮助他们跳出“小我”局限,树立起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远大志向,筑牢信仰的“压舱石”。其二,有助于学生磨砺坚韧意志,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的成长之路绝非一帆风顺,学业压力、竞争挑战、人际交往难题乃至未来的职场考验,都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伟大奋斗精神中蕴含的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宝贵品质,正是学生面对挫折时最有力的精神动力。其三,有助于学生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实践能力。新时代的奋斗绝非蛮干,核心在于创新创造。弘扬伟大奋斗精神,特别是其中的改革创新内涵,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勇于质疑、敢于突破,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在科研攻关中勇攀高峰,最终实现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

    三、要让伟大奋斗精神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伟大奋斗精神,就必须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改革,在增强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提升亲和力与针对性。其一,坚持史论结合,深化理论阐释的穿透力。要避免对奋斗精神进行扁平化、口号化解读,思政课教师需提升学理深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把伟大奋斗精神的由来、发展、演进及其科学性、必然性讲透彻。其二,坚持贴近现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与感染力。素材选择上要摒弃“老旧远”的单一倾向,聚焦“新鲜近”的时代案例。既要讲好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又要生动讲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攻克“卡脖子”难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优秀校友扎根边疆和基层等当代中国的奋斗故事。此外,要将奋斗精神与学生的专业背景、未来行业相结合,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进课堂,用身边人、身边事增强说服力和代入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奋斗就在身边”。其三,创新话语表达,提升教学方法的互动性与吸引力。善于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虚拟仿真、云端展馆、微电影、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教学情境、再现奋斗场景;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研讨、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变“被动听”为“主动讲”,在表达和思辨中深化对奋斗精神的理解;要以饱满的情感、生动的话语、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让奋斗精神润物无声地浸润心灵。

    总之,高校思政课讲好伟大奋斗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深刻阐释其内涵,充分彰显其价值,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汲取奋斗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省地质局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