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头版 ->
第A07版:关注
->
浙江:分阶段课程设计与场景化实践
浙江:分阶段课程设计与场景化实践
![]() |
![]() |
| 杭州学校上课现场。 |
在浙江杭州,从今年秋季新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全学段开始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通过分阶段课程设计与场景化实践,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在杭州市萧山信息港小学的AI实践课堂上,六年级学生正以“AI训练师”的身份开展学习。他们将不同样式的戏剧脸谱图像录入AI模型,通过反复调试参数,让模型精准识别图像特征并完成语音播报,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逻辑。
“很有趣而且有用,我们的思考还有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杭州市萧山信息港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垚说。
人工智能不仅走进实践课堂,更在重塑日常教学场景。在杭州中学的“未来课堂”,学生佩戴简易脑环后,设备可实时采集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脑电数据;AI系统再结合课堂互动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多维度信息,生成个性化的“课堂认知状态分析报告”,为教师调整教学节奏、优化教学设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杭州中学党委书记杨昕珠表示:“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来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来促进孩子的成长。”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出台的《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 (试行) 》,此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课程设计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以激发AI学习兴趣为主,通过趣味实践感知技术应用;初中阶段侧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用AI工具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高中阶段则聚焦技术原理理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前沿AI技术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