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媒 以培训为基
安顺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
![]() |
4月19日,“诵读经典阅见未来”春季经典诵读活动暨贵州诗词大会安顺选拔赛在普定县第四小学启动。 |
![]() |
2024年4月20日,“书香满校园,育德助启航”春季经典诵读活动在安顺市文庙举办。 |
本报记者 高志杰 特约通讯员 杨文艳 蒋良芳
近年来,安顺市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目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与地域文化特色,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普通话培训为抓手,多维度推进推普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安顺特色的推普实践路径。
1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营造推普浓厚氛围
自2023年起,安顺市连续三年在世界读书日前后举办主题鲜明的春季经典诵读活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经典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培育深度融合,打造“书香校园”,激发师生使用通用语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023年4月22日,“同心 同音 同行——民族复兴,团结奋斗”春季经典诵读活动在安顺市凤仪小学举行。活动涵盖朗诵、绘本剧、文化访谈等多元语言文化展示形式,如《凤仪赞》《课本里的家国情怀》《春风里的中国》等节目,展现了通用语言的文化魅力。嘉宾与师生围绕“为何读书、如何读书”展开交流,并通过阅读、推普、民族团结主题有奖问答,发放经典书籍,吸引3.6万余名网友点赞,让通用语言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2024年4月20日,“书香满校园,育德助启航”春季经典诵读活动在安顺市文庙举办。活动延续“诵读+文化”模式,加入红色文化与传统雅韵元素。此次活动还为9所单位授予“安顺市师德师风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通用语言推广场景,网络点赞量超2万,实现“以读促普、以文化人”的双重效果。
2025年4月19日,“诵读经典阅见未来”春季经典诵读活动暨贵州诗词大会安顺选拔赛在普定县第四小学启动。活动创新性加入“赛事+漂书”环节。此次活动400余名教育工作者、师生代表现场参与,让通用语言成为文化传递的桥梁,为推普工作注入新活力。
2以教师培训为抓手夯实推普专业基础
教师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核心力量。安顺市聚焦教师群体,尤其是农村、民族地区普通话薄弱教师,通过“专题培训+测试赋能+队伍建设”,系统性提升教师语言应用能力,为推普工作筑牢人才根基。
针对农村、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短板,安顺市联合省教育厅语委办,开展“靶向式”培训。2023年6月,省教育厅语委办在凤仪小学举办西秀区薄弱教师专题培训,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围绕发音难点、朗读技巧授课,170名教师参训。同年4月,市语委办赴镇宁自治县针对200余名中小学 (幼儿园) 教师开展培训,聚焦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难点,讲解朗读停顿、重音等测试要点,解读政策与评分标准,培训后组织测试,确保“训测结合、学以致用”。2025年7月,市教育局联合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市100名教师开展为期5天的教师普通话培训,邀请高校教授、国家级、省级测试员,开设语音基础、朗读技巧、情景模拟等课程,精准突破教师普通话瓶颈,推动教育教学语言规范化。
2023年,安顺市抓住贵州省第36期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首次在贵阳以外市州举办的契机,积极组织学员参训,全年新增40名省级测试员,大幅充实本地测试力量。
3“活动+培训”双轮驱动实现推普工作三重提升
截至2025年,安顺市通过“活动+培训”双轮驱动,实现推普工作“覆盖面、参与度、专业度”三重提升:经典诵读活动从校园延伸至社会,累计覆盖超10万师生与网友,通用语言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教师培训覆盖西秀、镇宁等县区,多名薄弱教师受益,40名省级测试员上岗,为推普提供人才保障;贵州诗词大会、师德师风教育基地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拓宽推普场景,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建设。
未来,安顺市将继续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深化“活动创新+队伍建设”,推动经典诵读课程化、教师培训常态化、推普场景多元化,让通用语言成为安顺市教育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