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头版 -> 第A03版:开学季 -> 教师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新学期有新挑战

教师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卜亚杰

    从教30多年来,我总对每一届学生念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的不是飞鸟与鱼的隔阂,而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这道难题横亘在生活与工作中,令人倍感无奈。

    身为教师,每到学期初,许多人信誓旦旦:今年一定要好好干,提升学生成绩,让班级管理更上一层楼。可没几天,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退,教师也泄了气。各班的班级管理更是对比鲜明,有的班级安静有序,学习氛围浓厚,师生配合默契;反观有的班级问题层出不穷,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做不到”改变现状,怎么办? 我们需要找到跨越“知道”与“做到”鸿沟的桥梁。

    锚定方向,精准设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方向模糊、目标不清,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很容易迷失方向,走着走着就松懈了。我刚入职时,面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只是笼统地想提高班级平均分。经过名师指点后,我开始制定精细化目标:每周梳理英语知识点漏洞,针对潜能生每天放学后单独辅导半小时,为优等生设计拓展性习题。一学期下来,班级平均分从年级中游跃至前三名。可见,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让行动更有力量。

    挥别惰性,勤勉奋进。“天道酬勤,人道酬诚”,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前辈王老师接手全校有名的“问题班级”时,没有选择敷衍了事,而是坚持每天早自习提前半小时到校,陪学生晨读;午休时间放弃休息,与学生谈心了解问题根源;放学后主动加班批改作业,分析学生错题原因。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原本纪律涣散、成绩垫底的班级变成了学风浓厚的优秀集体。这就像农民种地,只有日复一日地播种、除草、施肥,才能换来秋天的丰收。

    严格自律,坚守长期主义。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狠人”李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给自己制订了“三个一”计划:每天研读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周录制一节公开课并反复打磨,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反思。即使工作再忙,她也从未间断。三年后,她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所带班级学生成绩稳居年级第一。由此可见,若想提升专业技能,必须把自律变成一种本能。

    善用外力,重塑认知。在生活和教育中,当我们遇到力所不及的难题时,及时“借力”是明智之举。新班主任陈老师面对班级里沉迷游戏、屡教不改的学生,没有独自硬扛,而是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并学习“兴趣转移法”,发现学生擅长绘画后,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动漫社团,并让他负责班级黑板报设计。渐渐地,学生把对游戏的热情转移到绘画上,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这就像登山者借助绳索、向导的力量,能更安全高效地抵达山顶。教师遇到教学难题时,借助他人的经验和资源,往往能开辟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即刻行动,改写命运。当意识到班级里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时,同事不只是口头强调,而是马上建立起班级图书角,每周抽出两节课开展读书分享会。总之,不能做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想做的空想家,从现在开始行动,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比站在原地空想强百倍。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把行动投入读书,就能收获智慧;坚持锻炼,就能拥抱健康;专注班级管理,就能助力孩子成长……心往何处,风景就在何处,别再让“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成为人生遗憾的源头,行动起来吧!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中学)

    来源:中国教师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新闻

    接手新班级 我会这样做

    新学期,新班级,新挑战。开学在即,接手一个新集体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意味着需要全新的规划与智慧。面对陌生的班情学情,如何迅速破冰,建立秩序与信任? 有哪些高效了解学生、顺利开启班级工作的实用建议? 一起来看看老师们怎么说——

    “三策”破冰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第五小学万璐

    熟,巧破陌生壁垒。在接手新班级前,提前研读学生花名册,避免课堂互动时因认读困难影响沟通效率。开学前通过班级群引导学生提前制作个性化姓名牌,并在开学第一课上结合英语新教材第一单元的“Let's do it!”板块,组织学生用英语简述制作过程,既提高趣味性,也增进彼此了解。也可以借助听读作业,逐步熟悉学生嗓音特征,实现“闻声识人”,快速拉近师生距离。

    树,明晰学期方向。面对初涉英语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我在开学第一课会注重整体引导——系统解析教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单元设置与学习脉络,同时联系备考及实际应用场景,强调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发展价值。在此基础上,明确本学期的学习期望与基本要求,并留有协商空间,后续根据班情学情动态调整,定期征集学生反馈,形成共识性强的学习公约。

    班委精择,助力高效协作。作为一名兼任多个班级教学的英语教师,我会优先与班主任沟通初步人选,再鼓励学生自荐,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分别面谈,了解其意愿、能力及对职责的认知。每班暂设2名课代表,试行一周后依据实际表现和同学反馈作出调整。过程中注重关怀和沟通,确保岗得其人、人尽其责。

    用细节搭建信任桥梁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李爽

    深度调研:多维信息收集把握班情。开学前,联动各学科教师及家长,建立起一张紧密的信息网。通过学生档案,初步勾勒出每个学生的轮廓,了解他们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

    家校同频:温情交接仪式消除焦虑。召开家长会是实现家校同频的关键一步,以“感恩过去+展望未来”为主线,开启一场温暖的交流。总结班级成长历程,表达对之前老师们工作的尊重与认可,并说明接班初衷,强调教师调整的目的是资源优化,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走心初见:个性化开学礼拉近距离。准备“三重见面礼”打破陌生感。一是专属座位牌,手写学生名字并附一句观察评语,精准传递关注;二是定制小礼物,为学生准备鼓励便签,写上温暖的话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打开心扉;三是实用盲盒,让学生抽取写有教师联系方式、课后答疑时间等实用信息的盲盒,兼具趣味性与功能性,迅速搭建沟通渠道。

    写好开学三封信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俞艳君

    第一封,致亲爱的孩子们。可以在信中介绍一下学校,也可以介绍班主任的情况,比如带班理念、强调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等。班主任的一封信不仅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还可以把班规融入其中,预防可能发生的冲突。

    第二封,致各位家长。给家长写信,主要是介绍新的学期孩子们学业上会遇到哪些挑战,告诉家长怎么帮助学生找到最佳学习状态。给家长一颗定心丸,携手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第三封,致学弟学妹。邀请之前毕业的学长学姐给新生们写信,主要涉及学业指导、自信心培养等。孩子们往往比较能共情学长学姐的建议,也愿意把他们当成榜样去模仿和学习。

    三原则外方内圆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王莹莹

    接手新班级,面对陌生的班情学情,要想快速建立秩序与信任,老师可以“外方内圆”:用外在的严正,树立班级和课堂的规矩,让学生行为有度,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课堂、尊重老师,对规矩有敬畏之心;用内在的随和,走进班级、走近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

    多维视角,高效掌握学情与班情。设计人物卡,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信息,初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及成长点;通过“房树人测验”,快速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大致了解学生。从多个角度快速掌握学生及班级的大体情况,为顺利开启班级工作做好调研。

    搭建平台,组建并培养班委。接手新班级,班委的搭建要把握好三个节点:前期重在选人,中期重在用人,后期重在培养人,要形成接续有力、稳健前行的力量。班委选择需要定好风向标,为班级带好头。另外,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学生潜力,培养一支“人人能行”的班委梯队。

    三个“一”快速上手

    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陶涛

    一场破冰会,拉近距离。开学第一堂班会开“姓名+小标签”派对。每人用30秒介绍自己,说完把写着姓名和标签的纸条贴在桌角。接着进行“标签猜猜乐”游戏,教师随机念标签让大家抢答,答对的和被猜中的都能得到奖励。教师要尽量快地认识学生,课间顺着标签聊两句,尽快消除陌生感。

    一份小问卷,摸清底细。发放“班级初印象”问卷:“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学科是什么”“希望班级有哪些小改变”“有什么想让老师知道的事 (可选填)”。教师进行问卷分析后,记录关键信息。问卷学生保留,过两周再看看想法是否有改变,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意我的话”。

    一次共商课,立起规矩。用一节课设定“班级约定”。每个小组提出2条认为最重要的,师生共同删改合并,最后留8条左右,比如“上课不随便说话”“作业当天交”等,同时明确奖惩机制。

    来源:人民教育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