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望谟县暑期校园主体改造工程完工

45所中小学校焕然一新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望谟民族中学校园一角。

    本报记者 潘国虎 特约通讯员 胡云学

    秋风送爽,新学期已至。在黔西南州望谟县,45所中小学校园悄然换上新装:崭新的沥青路、粉刷一新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新教室……这个暑假,望谟县投入4134.1万元实施校园“改容”工程,以实实在在的变化迎接师生归来。

    日前,望谟民族中学校园内仍然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拆除施工架、修补新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外墙粉刷和地板安装扫尾工作。项目管理员熊虎介绍,8月8日开工以来,工人加班加点,目前已完成90%以上工程量。“一定要在开学前完工,让师生看到一个崭新的校园!”他说。

    望谟民族中学校长杨锐指着正在进行最后粉刷的教学楼说:“我们学校获投700多万元,用于墙面粉刷、防水处理、路面改造、墙体装饰等工程,还购置了新课桌椅。我们要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学期,提升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的办学品位。”

    望谟县2025年暑期校园维修改造工程,总投入4134.1万元。这些资金精准投入,覆盖全县45所中小学幼儿园,体现了望谟县卓越的项目统筹和资金整合能力。

    县教育局教育项目股负责人王璨介绍,目前所有学校的主体维修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剩余扫尾工作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我们实施的校园维改焕‘容’工程,不仅着眼于改善校舍面貌,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与综合办学条件,推动整体校园环境提质升级。改造既美化了校园、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注重将各校的办学特色与文化理念融入环境建设中,真正实现‘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新学期,全县师生将在焕然一新的校园中迎来全新的开始。”

    在望谟一中,维修改造后的教学楼、塑胶球场、文化墙融为一体,“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的标语格外醒目。学校将办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环境成为教育的载体。望谟县民族幼儿园园长熊彩说:“改造中特别融入了幼儿教育理念和本土民族文化,让老师和孩子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共同成长。”开学前夕,老师们都在打扫校园和教室,崭新的教学楼、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新入学的孩子们爱上优雅的民幼。

    2020年以来,望谟县累计投入4.92亿元,新改 (扩) 建学校98所,建设面积18.49万平方米。在望谟的乡镇,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亮的灯光在教室。打易镇中学是望谟县新建的标准化教育资源学校之一。花园式的校园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塑胶运动场、教学楼、宿舍楼和宽敞明亮的食堂一应俱全。望谟县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房屋给学生”,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持续发力。

    打易镇中学退休教师胡世国站在崭新的塑胶跑道上,感慨万千。“以前在老学校,泥土操场、木瓦房,路远的学生只能住在透风、漏雨的瓦房里,有的还借住在附近农户家中,自己在简易棚子里做饭。”他说,“打易中学重新选址建设新校园以来,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塑胶运动场,舒适的食堂,现在山里的娃娃也有了优质的教学环境,不仅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还能享用营养午餐,真幸福。”

    在望谟民族中学,新铺设的沥青路面画上了整齐的标线;在打易镇中心小学,营养午餐的炊具已经准备就绪;在各乡村幼儿园,老师们布置着充满民族特色的教室……望谟教育正以实实在在的变化,回应着群众的期盼。在这里,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一种信心、一种力量、一种面向未来的底气。从简陋的木瓦房到现代化的教学楼,从泥土操场到塑胶运动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望谟教育正在书写着“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生动实践。

    新学期,新面貌,新征程。望谟的孩子们将在这片焕然一新的校园里,开启新的学习旅程,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