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开学季,记者探市场——
国产文具:美观实用,价格亲民
![]() |
今贝乐文具生活馆。 |
![]() |
贵阳市网红文具店懒懒猫。 |
本报记者 梁珍情 实习生 骆威
新学年伊始,挑选文具不仅是学习准备,更是对新旅程的温暖期许。在琳琅满目的文具中,我们倡导选择实用性强、情感价值丰富的产品,让每一件文具都成为学习路上的得力伙伴。
近年来,国产文具品质显著提升,设计兼顾美观与实用,价格亲民。一支顺滑书写的国产钢笔,一本厚实耐用的国产笔记本,既是理性消费,也是文创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体现。
让我们以适度消费迎接新学期,用精心挑选的文具装点求知之路,在实用与情感间找到最佳平衡,开启充实而美好的新学年。
温暖治愈的小天地
开学季,学生都在感叹“假期余额不足”,家长则盼望着“神兽归笼”。
在每所学校附近,总有一家文具店——里面文具整齐排列,构成一个高度秩序化的迷你世界。
推门而入,视线所及,多巴胺配色的文具共同勾勒出一片井井有条而又温暖治愈的小天地。
“家长也曾是学生啊,跟女儿一起逛文具店,仿佛也回到过去简单、美好的学习时光。”8月25日,在贵阳市今贝乐文具生活馆,毕业于贵阳市省府路小学的刘娟与即将升二年级的女儿一起挑选文具。而店长谢玲玲正熟练地将新到的一批卡通笔记本摆上货架,为销售高峰做足准备,从事文具行业十余年的她,一次次见证着开学季带来的消费热潮。
今贝乐文具生活馆坐落于贵阳市省府北街,是该路段规模最大的文具店。在过去十多年间,面对传统文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店主谢玲玲积极应对,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品类优化,精准契合学生群体“追求趣味与个性”的消费需求。凭借清晰的经营策略,店铺规模从最初的一间逐步扩展至三间。这里商品齐全、氛围轻松,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所需,更成为他们探索乐趣、释放压力的美好角落。
“现在孩子们在文具选择种类更多了,不变的是,大家都追求开学的‘仪式感’,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意味着新学期充满无限可能,一支书写流畅的笔是对未来高效学习与创造力的期许。”谢玲玲说。
记者在走访了多家文具店后发现,如今学生在选择文具上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当前文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聚焦于“学生体验”——既要满足“好用、耐用”的实用需求,也要兼顾“个性、有趣”的情感需求。其中,带有动漫影视IP、游戏元素的联名款文具,以及可换笔芯、可涂改功能等实用型文具,更容易成为热销单品。
国产文具性价比高
位于贵阳市南国花锦购物中心的“懒懒猫”是一家网红文具店,不仅吸引着周边学生频频光顾,也有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店员王梅介绍,对学生群体来说,店内目前最热销的是一些日本知名品牌的中性笔和笔记本,尤其是不同时段推出的联名款式。“只要网络上有相关联名款的消息,就会有许多学生过来询问什么时候到货,文具也成为时下学生群体追逐潮流的一种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具消费市场中,进口文具往往因品牌溢价等因素价格高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新兴国产文具正凭借自身优势异军突起,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
王梅介绍,国产品牌英雄推出的一款中性笔有着独特的按键静音设计,在学生日常使用中,能有效避免按键声响带来的干扰,十分贴心。更关键的是,与同类型的进口文具相比,它的价格更为低廉亲民,吸引许多学生购买,在开学季的文具销售热潮中表现亮眼。
“我们文具店能一直经营下去,核心原因在于消费市场始终存在着需求。电商的迅猛发展给实体文具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然而,我们也发现,对于许多学生群体来说,逛文具店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王梅告诉记者,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购买文具,更是一个放松心情、进行心灵疗愈的过程,同时还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并探索当下文具的潮流趋势。基于这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文具店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理性消费回归辅助属性
对于主要消费者家长和学生而言,选购文具往往是一场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消费体验。来自都匀市的高二学生刘欢欢自嘲地说道:“大家都说‘差生文具多’嘛,我的笔盒装了十几支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笔,其实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现在我也慢慢转变消费观念,变得更加理性,给自己设立了目标:必须全部笔用完才能买新的。”
对于孩子的文具消费,家住安顺市普定县的张贤妮分享了自家的育儿经验:“从孩子上一年级起,我们就定了规矩——上下学路上不买临时用品,文具一次性采购备用,避免频繁更换。”
面对当前文具多样化、玩具化趋势,张贤妮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哪怕一支普通铅笔,孩子也能玩出花样。”在她看来,关键在于家校协同引导,帮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同时,她也呼吁加强对文具市场的监管,防止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娱产品流入校园周边环境。
此前,张贤妮的孩子曾因看到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获得老师奖励的文具而流露出羡慕之情。但在回家交流中,孩子表示,自己并非单纯向往文具本身,而是羡慕“通过努力获得认可”的成就感。
据了解,目前许多学校正通过组织开展班会课、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加强消费观教育,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学生区分“需要”和“想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同时培养正确使用文具的习惯,让文具真正回归“辅助学习”的工具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