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头版 -> 第A07版:他山之石·理论 -> 新时代德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德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徐圣仙

    摘要: 本研究围绕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展开,将德育渗透作为核心议题,深入探究体育课程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机制,创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期给一线教师提供系统的指导架构,促使体育教育从单纯传授技能转向培育人格,从而体现其在改善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全面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德育;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成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深远。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体验性以及团队协作特点,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本身就带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天然属性:学生通过运动规则知晓秩序意识,于团队合作中培育责任担当,在竞技对抗里学会尊重他人,于挑战自我时磨炼意志品质。

    一、新时代德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其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教育方针重视以德为先,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在“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之下担负着重大职责,特别是在德育融入教学实践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其实践性特点以及团队协作的属性,为德育教育赋予了有效的实施途径。 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加强德育渗透,既合乎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又契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战略目的。

    其二,契合初中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迫切需要。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突出表现为快速生长发育,心理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虽然这个年龄段的人体能基础比较雄厚,但是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等方面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容易出现纪律松懈、意志薄弱或者过于自我中心等情况。体育运动是一种包含规范约束、集体互动、竞争体验以及逆境应对等要素的综合型实践平台,它成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载体。把品德培育融入体育课程体系当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践行遵规守纪、承担责任、尊重他人、坚持不懈以及协作共赢的价值观,从而准确契合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良好行为习惯与核心素养的同步优化。

    二、新时代德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第一,坚持目标引领,融入教学设计。将德育理念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体系,关键在于科学规划教学目标,并将其系统整合到课程架构中。体育教师在拟定学期计划、单元教学方案及单课教案时,需同步设计具体可行的德育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应贴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性, 且具备操作性、可评价性和引领性。例如,篮球技能训练可重点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长跑项目则着重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 和“意志品质”。体育运动的德育功能具有多维性:球类运动可培养规则意识、锻炼团队合作;武术训练能养成礼仪规范、塑造意志品质;田径赛事可传递拼搏精神与公平竞争理念。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深入分析课程内容,能实现德育要素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为实践教学提供具体指引,确保长期教学达成预期成果,避免形式化。

    第二,重构内容和形式,寓德于体。将德育理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核心在于依据德育目标恰当选取教学内容,并精心营造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从而实现道德教育与身体锻炼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体育教师应主动筛选那些蕴含丰富德育价值的运动项目或技能训练形式。例如,篮球、足球等团体球类运动,在攻防配合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价值;中长跑等耐力训练,能在极限突破中有效提升个人的意志品质;武术项目在动作研习中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尊师重道的礼仪规范。实际教学中,不应仅仅局限于单纯技术动作的机械传授,而要着力创建符合德育目标的情景性活动:通过设计违规即失效的规则游戏,加深学生对规则重要性的切身体悟;凭借需要分工完成的协作任务,自然引发团队意识的产生;依靠逐步提升难度的极限挑战,促使顽强品质得以内化;再通过规范流程的模拟竞赛,培育起公平竞争以及尊重对手的价值观念。同时, 将拼搏精神、尊重意识、自我超越理念等体育文化基本要素,系统纳入教学规划的内容体系,并渗透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中,引领学生在学习运动技巧的同时,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内涵。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突破了传统德育说教式的范畴,通过真实的运动实践以及沉浸式的体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化进程并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最终达成“以体育人”的育人目标。

    三、小结

    本研究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将德育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而重要的举措,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且必然的要求,更是彰显体育学科独特综合育人功能的关键路径。唯有将德育真正内化于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其“以体载德、以体育心”的协同功能,为培养既拥有健康体魄又具备高尚品格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而持久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拾玲.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健与美,2025,(08):135-137.

    [2]李文明.“双新”视域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评价策略[J].家长,2025,(21):10-12.

    [3]王艳妮.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5,15( 20):186-189.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