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连莹
摘要: 如今,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人格的塑造。本文聚焦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路径,重点关注于如何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目标有机融入民族器乐课程体系,从而构建起涵盖顶层设计、内容体系、教学策略和科学评价的系统性实践方案。本文通过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开发路径、教学评价等方式,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模式,以期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民族器乐;校本课程;文化传承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民族器乐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文化战略层面。民族器乐既是艺术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智慧与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21世纪后,“核心素养”逐渐与教育融合,促使教育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基于此,我国2016年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均强调了艺术教育培养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目前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结合仍存在众多困境,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仍不能够完全支撑核心素养下的民族器乐教育课程。因此,不断开发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及能够结合当地文化与学校特色,同时遵循核心素养目标的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民族器乐课程的目标定位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培养需促使学生养成适应终身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在当前的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当中应将上述目标具化为:第一,审美感知与体验。通过以不同的演奏形式引领学生欣赏民族器乐独特的音色、韵律等,从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第二,艺术表现与创造。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演奏技法,而且能够让学生听懂器乐中表达的情感及作品意境。在课程设计中也可以融入即兴创编、小型合奏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文化理解与认同。课程教学中应深入对教学对象深入挖掘,引领学生学习其历史文化内涵与内在的文化之美,从而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和增强文化自信心。 第四,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在集体演奏或排练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路径
中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生为载体,基于学生需求,遵从办学理念,融入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途径。第一,深度调研与精准定位:充分了解课程开设的内在需求,可以通过问卷和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并知悉家长的态度及社区的文化氛围;同时,调查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及音乐素养。第二,资源内在整合:通过对实施场地、学校资金支持等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学校能够支持的力度。第三,目标凝练:结合前期调研结果,明确课程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传承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核心价值,设定分层目。
课程构建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目标层面的分层递进,不同的学段各具特点,因而应构建相应的目标体系;内容方面,教学内容应具体且丰富,结合核心素养,达成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与技能培养方面,应使学生充分掌握乐器使用的基本常识、演奏技法等;文化与审美方面,深入挖掘蕴藏在民族器乐课程中的历史文化典故及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实践与创造方面, 注重以器乐合奏、音乐故事创编等方式进行实践和展示;模块化设计方面,以入门乐器为主,并辅之以社团形式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再加入地方元素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科学评价
中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组织保障和资源建设,如课程负责人与专业团队,以及向校外聘请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考察和指导,保障校本课程开设方向的正确性。在硬件方面:学校应该提供专门和适合的教室及排练厅,同时配备专业的乐器等教学设备。教材研发方面:学校应该编写符合学段的校本教材,同时融合当地及本校特色。实施路径方面: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应仅包含常态化课堂,还应在课后开展更深入的器乐社团活动学习,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强化;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经常播放经典乐曲、设置展览及举办艺术节等方式, 既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又实现环境浸润。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维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结合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不同视角评价;评价内容紧扣核心素养, 以清晰的标准为依托,全面覆盖知识技能、审美能力、文化认知、合作表现、创新表达、学习态度与习惯等领域;评价方式则灵活多样,过程性评价借助课堂观察、录像分析等方式追踪学习轨迹,表现性评价通过演奏展示、创编活动等场景检验实践能力,成果性评价以音乐会、竞赛成果等作为阶段性总结。综上所述,三方面相辅相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孟楠.国际化视野下音乐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J]. 大众文艺,2021,(24):183-184.DOI: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21.24.115.
[2]刘启平.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目标定位 [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06):38-41.DOI:10.19878/j.cnki.zxxjcjx.2019.06.009.
[3]蒋显敬.在民族器乐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 [J]. 江苏教育,2017,(90):64.
(作者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