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护理职院学生黎光吉列车上急救高烧40度儿童
他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担当
![]() |
黎光吉 (右) 参加学校比赛。 |
![]() |
黎光吉 (左) 在学校做实验。 |
本报记者 侯帮虎 杜娟
“女士们、先生们,很抱歉打扰您,现向全列车寻求帮助,请问本次列车有无医护人员? 本次列车15车有乘客需要您的帮助。”
7月16日,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的学生黎光吉乘坐从广州南到西安北的G2240次列车回家过暑假,在得知列车上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主动前往帮助,成功让幼儿患者脱离危险。
这声紧急求助的广播,让原本沉浸在归家喜悦中的黎光吉瞬间警觉。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学生,他凭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沉着冷静地展开施救。这位00后“准护士”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不仅温暖了列车上的乘客,更生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担当与职业教育的价值。
是什么让这位年轻学子在危急关头能如此果断和专业? 他的成长经历和学校教育又赋予了他怎样的力量?
帮助“40℃”儿童脱离危险的“准护士”
“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医护人员已经过去了,就算有人已经过去,我也可以过去学习一下。”黎光吉回想着当时的场景介绍道。
于是,他从2车厢开始向15车厢出发,到达8车厢时已经无法通过。在询问列车员后,他得知还没有医护人员过去帮助,于是他加快脚步,一边走,一边在途中翻找本人护士资格证以及职业资格证照片。到达15车后,他跟列车员碰面并出示证件。
经快速问诊,得知需要急救的是一位6岁的男孩,已反复高烧两次,曾喂服强效退烧药两粒,仍高热昏沉。黎光吉一面轻声安抚病痛的孩子,一面冷静观察症状,初步判断后,他果断指导家属将患儿衣物褪去,测量体温达40℃! 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黎光吉采用了物理降温法。他向列车员要来杯子、毛巾、热水,对患儿进行擦拭。
过程中,由于传统理念,患儿家属有些步骤不是很理解,黎光吉反复耐心劝说后,他们才勉强配合操作。“我解释了她包裹出汗的这种方法的危害性,她才配合我给孩子脱去衣服,并且家长在过程中还想二次喂服退烧药,都被我制止了。”
经过半小时的努力后,患儿体温降至38℃,脱离危险。整个救助过程专业、高效,黎光吉的沉着与熟练操作让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而列车也即将到达遵义站,他还劝导家属下车立即就医,列车员表示会直接安排120前往医院就医。
G2240次列车员送来的感谢信
下车前,列车员送来了感谢信:您的无私奉献给我们在场的每个人树立了榜样,对生命的珍视和患者的关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
热心积极乐于助人的“小太阳”
据了解,黎光吉2021年就读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会会长”等荣誉称号。2024年考入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并担任东盟国际交流留学生助理。
黎光吉在贵州护理职院的辅导员张入月介绍,黎同学和大家相处时特别让人舒服,就像身边的“暖心小太阳”。作为班委,谁有事儿找他帮忙,他从来都是笑着应下来。
张入月说:“他负责班级多媒体管理那阵子,他简直把这事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田’。每天早上,班里同学还没到齐,他准定已经坐在教室调试设备了——投影仪亮不亮、话筒有没有杂音、课件能不能正常播放,他都要一一检查好,就怕上课的时候出岔子影响大家学习。”
此外,每天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都收拾东西走了,他又会留下来,把话题充好电,投影仪和电脑关到位,连黑板旁边的粉笔灰都会顺手擦干净。
“用他的话说‘这事儿看着小,可关系到全班上课,不能马虎’,这种把小事做细、把责任扛实的劲儿,真的特别打动人。”张入月如是说。
走向“扎根基层的护理人才”的好榜样
以“医者仁心 尚德尚行”为校训,贵州护理职院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交融、理念与地域共振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在“党建365·丹心仁心匠心”党建品牌引领下,学院思政教育、业务创新、职教出海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育人标兵培养方面更是全面开花——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五一巾帼标兵、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最美职教人”等荣誉;2名教师荣获“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现代职教之星”“德技双馨之星”……这些人既是授予黎光吉“匠术”的教师,也是用“仁心”潜移默化影响他的榜样。
而在专业理论上,贵州护理职院《急重症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等核心课程不仅传授包扎、心肺复苏、高热惊厥应急处理等硬核技能,更将“生命至上”的职业伦理深度渗透,结合贵州山区急救案例、苗族布依族传统医疗智慧,通过情景剧演绎、案例辩论等鲜活形式,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真切体悟“每一项操作都承载生命重量”的职业内涵。
此外,该学院在实践培养过程中采用层层递进的“三级体系”:校内模拟病房精准还原列车急救、山区事故等场景,锤炼高压下的应变力;与省内三甲医院联动开展临床见习,让学生直面真实急救现场;组织学生深入黔南乡村义诊,用苗医知识辅助诊疗,将技能转化为扎根基层的服务力。
当“服务他人”与“解决问题”的习惯深植内心,黎光吉在此次事件中无需指令便挺身而出,既展现了关键行动力,也让职业精神超越口号,成为具体行动的内在驱动。这样的职业使命感和实践转化能力,正是贵州护理职院“培养扎根基层的护理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黎光吉同学的这次挺身而出,则是无数贵州护理职院学子勤学苦练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技能报国”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