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贯洞村一家养殖企业
小鸡仔“孵出”亿元大产业
![]() |
凤和祥收获的荣誉。 |
![]() |
凤和祥厂长何玉丰向调研团成员展示自动化养殖车间数控设备。 |
本报记者 高艳飞 实习生 杨皓楠 陈丽文 马宇轩 温灿灿
7月17日,贵州民族大学政治与经济管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发展调研团走进贵州凤和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凤和祥),深入了解该公司产业发展情况。
凤和祥成立于2019年11月,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贯洞镇贯洞村,是一家集生态蛋鸡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养殖企业。2023年,该公司被认定为第11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同年,获农业农村部“生产型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入选第八批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进入养殖车间的人员需严格遵守“更衣→淋浴→喷雾消毒”程序;车间内部采用全自动化养殖设备,环境控制系统通过自动监测系统实时调控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确保蛋鸡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喂料与饮水系统定时定量自动投喂饲料和水,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清粪与集蛋系统自动清粪设备每日清理鸡舍,避免污染;自动拣蛋装置能够高效收集鸡蛋,减少破损率……在凤和祥,调研团参观了生态蛋鸡自动化养殖车间,并详细了解其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
“2019年,公司投资1.21亿元打造‘从江县100万羽生态蛋鸡养殖项目’,并配套建设饲料厂、有机肥厂及蛋品分级包装车间。”凤和祥总经理王龙介绍说,目前,公司蛋鸡养殖规模100万羽,年产鸡蛋2万余吨,有机肥3万余吨,可实现年产值2.4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就业100余人。公司生产的鸡蛋近70%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餐桌。
自成立以来,凤和祥始终坚持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四高”标准作为公司的发展基石,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每一枚鸡蛋都符合高标准要求,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产品。
通过不懈努力,凤和祥相继获得了“国家级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贵州省生态家禽产业先进单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从江县就业帮扶车间”等荣誉,公司的鸡蛋获得了无抗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系列认证,被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五星级放心蛋生产基地认证。这些荣誉和认证不仅是对凤和祥产品质量的肯定,更是对其现代化养殖模式和严格管理的高度认可。
凤和祥依托先进技术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其成功不仅源于技术革新,更在于对品质的坚守,每一枚鸡蛋都承载着对消费者的承诺。从选种到饲养,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鸡蛋新鲜营养,赢得市场信赖,树立行业标杆。
“自成立以来,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便利条件以及强大的专业管理运营团队得以蓬勃发展,迅速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产品远销多地,深受消费者信赖。”谈到未来发展,王龙说,公司将继续秉持“四高”标准,深化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模式,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企业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
调研结束后,调研团成员纷纷表示,凤和祥的现代化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此次调研是贵州校媒融合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调研团由贵州民族大学政治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邢春娜带队,由4名MPA研究生和4名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组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调研团队还将深入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等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相关企业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成果,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为决策者提供案例参考。
指导老师:邢春娜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