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音乐+电商”

来自红星村的富民曲

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红星村旅游产业——乡村民宿。

红星村主播直播带货现场。

    本报记者 龙海若 实习生 陆丽娜 周承桃 吴文军 朱飞翔

    “远方的朋友,欢迎来我家乡……”一曲悠扬的乐声后,红星村的特训舞台开始直播,“家人们,来看我们这款产品……”不同于其他主播开播就直接介绍产品,红星村的直播间里,欢快的歌声与直播间热情互动交织,吸引着数万名观众走进直播间了解贵州生态农产品。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产业研究院调研团走进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镇红星村,实地探寻这个以打造“中国音乐村”闻名的村庄如何借力“音乐+电商”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星村自2022年起开始打造“中国音乐村”,村内设有特训舞台、问花村·村晚大舞台、乡村振兴剧场等直播场所,平均每天进行2至3场直播带货,年直播场次达700多场,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主要销售贵州生态农产品。

    曾经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来源匮乏的贫困村,华丽变身为网红村,离不开一个歌手组合——“天生兄妹”。

    “天生兄妹”歌手组合杨刚和妹妹杨前菲,凭借短视频平台走红,系列抖音账号粉丝超600万人。他们的歌曲多以贵州为主题,像 《贵州人爱贵州》 《请你来贵阳》 《苗乡情》和 《贵州我深爱的家乡》 等,生动展现贵州的山水风光与风土人情,引发强烈共鸣。2021年底,他们返乡创业,将音乐与直播带货相结合,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天生兄妹”公益团队发起人杨刚向记者和师生们讲述了返乡创业的初心:一是自己深爱着家乡的土地,怀揣着浓浓的乡愁想要建设家乡;二是在乡村振兴感召下,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助力家乡发展,让健康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对于创业重心,两人也有分工,杨刚主要立足于红星村,宣传本村及贵州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妹妹杨前菲则以音乐演唱为主,带货为辅,两者互为补充,双重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通过数字经济和电商平台,不仅拓宽了销路,更在探索农产品的工业化路径,努力提升附加值。”杨刚说。

    与音乐一同“出圈”的,还有当地的小黄姜、茶叶、刺梨等优质农特产品。红星村成立了小黄姜和刺梨产业发展中心,给当地百姓免费发放种子进行种植,再以高于市场价1元进行收购。再将山野货产品化商品化,如酸甜可口的刺梨果汁、小黄姜制成的洗发水,为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村内设有红星村文旅学校,已培训100多人,主要孵化主播和带货人才。“要想真正实现村村富裕,第一个要解决人才问题”,杨刚介绍,目前,红星村已与湖南邵阳、常德等地乡村进行合作,帮助孵化人才,将成功案例与实践探索进行分享。

    展望未来,杨刚表示,红星村计划进一步发展研学基地和亲子活动,深化“农、文、旅、数”的结合。“我们先把人留下来听歌,再把货卖出去。音乐是流量入口,品质才是回头客。”这种以“中国音乐村”IP为核心,用数字直播串联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的模式,实现“歌声引客来、指尖促消费、文化留人心”的多重效益。

    从2022年5月以来,红星村不仅迎来了近70万游客,更吸引了全国500多名网络主播前来逐梦,其中不少人选择扎根,融入当地直播矩阵。

    红星村村委会主任滕召飞笑着说,“村里过去水电路都成问题,产业只有玉米和土豆。现在有很多主播背着行李来到村里,在打造自己的账号的同时也帮我们带货,我们村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红星村以音乐为媒,巧妙嫁接电商、旅游与数字经济,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其探索的“音乐+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借鉴经验。

    指导老师:伍顺比 成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