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石晶:
将音乐种子播进苗乡课堂
![]() |
石晶 |
特约通讯员 龙正舟 文木华
炎炎夏日,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室传出悠扬琴声。站在讲台上的,是来自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石晶。自2024年2月起,她投身教育帮扶工作,用一腔热忱与专业智慧,在松桃苗乡奏响了一曲关于教育情怀、艺术育人的动人旋律。
跨越山水把音乐种子播进苗乡课堂
告别锦江畔熟悉的校园,石晶老师毅然踏上帮扶之路,来到群山环抱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支教,而是一次心灵的投递与信念的延续。初到松桃,她深入课堂调研、走访学生,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敏锐察觉到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课堂参与度不高、专业认知模糊等问题。
为此,石晶量身制定了“三维度”音乐帮扶计划:通过引入奥尔夫教学法,重新设计课程结构;组建音乐社团,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推动“师徒结对”传承机制,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她说:“当我看到孩子们第一次触摸钢琴时眼里那种闪光,我就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四维课堂+社团实践激活艺术潜能
如何让职业学校的孩子喜欢音乐、学好音乐? 石晶没有照搬城市教学套路,而是精准对接中职学生特点,打造“听-看-动-创”的奥尔夫教学模式。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通过节奏游戏、声势表演、即兴创编等方式,在动静结合中理解音乐,在体验中提高感知力和表现力。
更重要的是,石晶还把艺术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组建了以“艺术赋能成长・实践点亮未来”为理念的音乐社团,开设律动创编、歌曲弹唱、合唱编排等丰富活动。2025年职业教育技能周中,该社团承办“儿歌弹唱与表演”比赛并荣获佳绩,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许多原本沉默的学生第一次登上舞台绽放光彩。
薪火传承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教育帮扶的真正目标,是留下可以继续前行的力量。石晶深知,只有培养出一批扎根本地、素养过硬的本土教师,才能真正点亮乡村教育的未来。她将“传帮带”作为核心工作方向,带教学、带科研、带师德,全面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一年半来,她带领教师团队完成市级课题2项,指导教师在教学竞赛和艺术展演中获得多项奖项。她不仅组织校内教研活动,分享实用教学经验,还鼓励青年教师彼此观课、互评互学,逐渐形成良性专业成长共同体。
从一间教室开始,到一支队伍成长,从一次课堂改革,到一项赛事突破,石晶用心用情诠释了“教育帮扶不是一时的驻足,而是一生的牵挂”。她用音符串联起知识与梦想,让苗乡的教育之花,在山水之间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