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栖大师”张荣芳
从工程一线到职教讲台
![]() |
![]() |
张荣芳 |
特约通讯员 刘海洋 潘绿昌
在铜仁职业技术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跨越工程设计到职业教育的领域,穿梭于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乡村振兴的现场,在职业教育沃土上,书写着新时代“巾帼工匠”的卓越篇章。她,就是集教授、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贵州省技能大师、铜仁工匠等荣誉于一身的“技能女匠”张荣芳。
红心铸魂:做立德树人的“领航灯塔”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是张荣芳刻入骨髓的初心。自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她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血脉。
张荣芳先后四次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获评铜仁市“优才卡获得者”“身边榜样”“优秀教师”及“铜仁工匠”等诸多荣誉。她用高尚的师德师风,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也为年轻同仁树立学习的标杆,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成为师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引路人”。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为她在职业教育与技能传承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石。
匠心炼技:做工程与职教的“双栖大师”
张荣芳之所以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大放异彩,源于她十年工程设计一线的深厚积累。转型职教前,她参与完成近百个项目;转型后,她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将产业前沿知识无缝融入课堂,成为连接产业与教学的“活桥梁”。
凭借扎实的行业功底,她荣获“贵州省技术能手”,并获评“贵州省职业能力建设专家”“贵州省科技厅专家”“贵州省双创导师”等多项权威资质。在她的课堂上,理论紧密对接前沿实践,教学内容始终紧跟行业前沿。
2018年获批的“省级张荣芳技能大师工作室”,更是她匠心传承的核心阵地。在这里,她不仅带动10余名校内外教师精进技能,还助力500余名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在市赛、省赛乃至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们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摘金夺银,工作室团队更是荣获近百项“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学生眼中,张荣芳既是严格的导师,也是温暖的“班妈”。她因材施教,注重核心能力培养,助力学生在科研和升学道路取得优异成绩。她所带班级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个人也荣获“院级优秀辅导员”“职教名师”等称号。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精心培育和无悔付出。
潜心开拓:做科研赋能的“创新引擎”
在深耕教学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张荣芳深知科研对于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她坚持以科研驱动教学与服务升级,瞄准建筑行业前沿与区域发展需求。
近5年,她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主持),参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8篇;主持建设优质课程1门;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她带领工作室团队发表论文16篇,主编参编教材3部,建设优质课程2门,获专利授权19项。
科研的价值不仅在于成果本身,更在于应用转化。张荣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联合开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研究,参与编制企业规程1部,有效带动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际行动助推贵州省“四新四化”高质量发展战略。
这份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也延伸到了她服务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之中。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张荣芳主动对接企业,担任铜仁市建筑协会培训讲师及多家企业技术顾问。她积极参与“三农”建设,完成的工程项目荣获贵州省优秀勘察设计奖4项。此外,作为“春晖行动”志愿者和公益组织成员,她深入乡村,在政策宣讲、危房安全鉴定、传统建筑保护等领域倾注心血,用专业知识守护乡亲们的安居梦,为家乡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了不可替代的“技术力量”。
从工程图纸到教学蓝图,从竞赛赛场到工地现场,张荣芳始终以“红心”铸魂,用“匠心”炼技,持“潜心”开拓。她矢志将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成传承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匠的先锋堡垒,在“立德树人”与“做学合一”的征途上,继续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着服务地方、报效家国的宏伟蓝图,让党徽在技能报国、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