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头版 -> 第A08版:论苑 -> 创新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策略

教学策略

创新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策略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袁仕政

    小学阶段是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阅读兴趣的激发程度直接决定后续语文素养的发展高度。现实情况是,不少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表现出参与积极性欠缺、主动探索意识薄弱等状况。立足实际教学场景,围绕环境、方法、内容及成果展示四个关键维度,深入分析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具体策略,为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

    一、环境创设:构建沉浸式阅读生态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阅读行为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构建沉浸式阅读生态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重要基础。在学校层面,可在校园内合理规划并设置开放式阅读角。采用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绘本架陈列图书,搭配舒适柔软的坐垫,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方便学生在课间随时能够接触到丰富的阅读材料,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家庭方面,家长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需为孩子创设专门的阅读空间。即便居住空间有限,也可通过合理布置书架、摆放阅读台灯等方式,打造相对独立、安静的阅读区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此外,学校与家庭应加强协同合作,共同营造阅读氛围。

    二、方法指导: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指导,是促使学生实现从被动阅读向主动探索转变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情境教学法较为适用。教师可通过组织角色扮演、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将阅读文本转化为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则可引入问题导向法。在阅读教学前,教师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在文本中寻找答案。教师要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三、内容选择:匹配认知与兴趣的“最近发展区”

    阅读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必须精准匹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点,找准其“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选择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绘本、童话类书籍,如《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等。中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可逐步增加寓言、神话故事的阅读,如 《伊索寓言》《中国古代神话》 等,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想象力。高年级学生则可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的简写版,如 《童年》 《鲁滨逊漂流记》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对于喜欢动物的学生,推荐 《动物世界》 《昆虫记》 等科普读物;对于热爱科学的学生,介绍 《十万个为什么》 《宇宙的奥秘》 等书籍。当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相契合时,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持续阅读的热情。

    四、成果展示:构建“阅读—表达—反馈”闭环

    成果展示环节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阅读—表达—反馈”的完整闭环,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阅读的价值与成就感。学校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后感征文比赛、阅读手抄报展览等。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将阅读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或与孩子一起讨论阅读内容,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与鼓励。教师在学生展示成果后,要及时进行专业的评价与指导,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通过成果展示与反馈机制,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阅读成果得到认可,从而增强阅读的自信心和动力,形成良性的阅读循环。

    (作者单位:遵义市习水县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