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十三幼园长曾罗男
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 |
![]() |
特约通讯员 陈长富
“园长妈妈,我们幼儿园为什么到处都是蓝色的呢?”“园长妈妈,大海是不是也是和我们幼儿园一样,都是蓝色?”“蓝色是大海的底色,我们以蓝色为幼儿园主色,因为蓝色代表着宽容、梦幻、胸怀、纯净。”一大群孩子正围绕着曾罗男讨论着铜仁市德江县第十三幼儿园的办园文化。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幼儿教师到省级骨干教师,从一名乡村普通教师到县城幼儿园园长。曾罗男有的是对学前教育的钟爱,对孩子那颗童心的热爱。
曾罗男说“在我大概6-7岁的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拿着家里那块小黑板,摆三四个小凳子,当小老师。初中毕业后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贵阳幼儿师范学校。”
2011年,曾罗男只有18岁,一个懵懂的女孩通过招考走上教师岗位。面对孩子的哭闹,曾罗男一度茫然、苦恼、胆怯。当她把一个哭闹的小孩抱起来,用一脸的微笑和善意的目光制止了孩子对幼儿园陌生环境的恐惧时,她找到了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那就是爱心。她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她幼儿教育成长的第一句话:“幼儿教育就是用爱心去靠近孩子的童心,于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个只有18岁的女孩心底绘就了爱的底色。”
她一边当着班主任、幼儿园的园教务主任,还担任了县级层面的兼职教研员。处处以幼儿为本,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带班级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得到了领导、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看着孩子们从懵懂到自信,从分离焦虑到快乐入园,这种生命成长的参与感和价值感,是任何职业都无法替代的。”曾罗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说,我们一直关注重视幼儿个性化发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要求教师通过持续观察、学习故事、作品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智能优势、发展节奏、个性特点及潜在需求。
在日常教学中,曾罗男更是不断大胆探索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她对新入职的老师更是特别用心,她经常鼓励新教师通过承担小型公开课、主持小教研、参与环创评比等方式,让新教师在实践中锻炼,让新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当谈到德江县第十三幼儿园短短两年时间从新建到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时,她表示,幼儿园从一张图纸变成市级示范园,可以说是从“孤独”到“团队”的奋勇冲刺,靠的是“热爱”的初心和“一定要成”的信念。面对全新的团队、全新的孩子、全新的环境,在短短8个月不到冲击市级示范园。那段时间,大家完全是以园为家。
“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全力以赴时,所爆发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曾罗男内心充满无限感慨。
从教13年来,曾罗男始终保持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初心,踏踏实实立足于本职工作。她积极参加自制玩教具、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获得各类奖项20余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市级骨干教师等荣誉。“教育是一场勇敢的付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己愿意做一名有深度、有温度、有宽度的普普通通教育者,用自身的光,点亮孩子们的未来。”曾罗男充满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