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

对专业不满意,河南小伙考上北大仅上一节课就退学

复读后考上清华并保研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郭恩惠(受访者供图)

家乡送喜报(受访者供图)

    近日,2019年在北京大学上了一节课就退学,一年后又考上清华大学的河南小伙郭恩惠频频登上热搜。6月19日,郭恩惠在腾讯新闻“热问”发声,讲述自己当年的心路历程。如今,郭恩惠即将结束清华的本科生活,将于下半年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20日上午,郭恩惠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并不是一个天才,但是是一个自信,很聪明,很努力,有些狂妄,但脾气有时候会暴躁的人,他总结自己“不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对于网友评价其“毕业后进互联网大厂的梦想很庸俗”,郭恩惠回应,自己努力学习的目标就是赚钱让家人不再过苦日子,改善生活,不在乎外界的说法。

    开课两天即办完退学手续回家

    Q:当年你真的是上了第一节课就去办退学了?

    郭恩惠:是真的,当时开学后有两周的军训,然后第一节课上礼仪课。老师给学生发护士服,发完服装之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流、沟通。看到护士服的时候我就觉得完全接受不了,这完全不是我想从事的工作,不是我热爱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当时辅导员也在班上,我就直接去找辅导员,说我想退学。然后两人在办公室详细聊了聊,当天就提交了退学申请。两天之内办好手续,我就直接搬着行李回家了。

    Q:为什么这么决绝?

    郭恩惠:当然,这个动机不仅仅是一节课这么简单。

    2019年高考,我的分数是669分,全省排名大概在四五百名。填报志愿之前我们多方了解过,当时我这个分数,报北京大学预估只能达到医学部的分数线,而且很有可能被调剂到护理专业。这个专业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都觉得不是很理想,一直很纠结。你要知道我从小到大,从初中到高中考试基本一直是全校第一,我自己聪明,也很努力,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好的出路可选。

    对清华、北大等名校没有执念

    Q:你说退学父母当时反对吗?

    郭恩惠:我妈妈为什么会反对我呢?我当时在学校提交退学申请之后,就通知了妈妈,她直接就同意了,然后我就让她联系一下高中校长和年级主任。

    虽然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我妈觉得这个专业没有达到预期,在填报志愿上也提过反对意见,但是我被北大录取之后,她们也不太愿意我回去复读。因为一方面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复读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分数能不能提高。复读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万一心理崩溃,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不过我电话打给她,告诉我退学的决定,她也没说啥,直接就同意了。

    Q:不会担心复读再考可能会考不上北大吗?

    郭恩惠:我对自己的能力有绝对的自信,对于复读这件事,我完全不会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变差,因为我觉得本身自己能力就比较强,然后只要我好好学习,我觉得我的成绩至少不会退步。

    另外,对考不考得上清华、北大这种问题我完全不担心,因为我对这两所名校没有执念。我觉得我只要考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分数,找一所学校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这对我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我当时的期待就只有这么高。

    Q:有网友认为你复读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你觉得呢?

    郭恩惠:国家给了考生复读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复读。如果你说复读生对其他高考生不公平,浪费资源,但我也不想复读啊,我也不想耽误浪费那一年多的时间。对不对?我觉得人生会有很多场考试,毕业后求职、考公务员,并非都只有一次机会。

    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

    Q: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自己之前想要的状态吗?

    郭恩惠:第二次高考,我考了716分。当时跟老师商量报的是电气工程专业,计划是毕业之后能够进大型国企工作。进入该专业学习后,选修了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觉得自己在计算机这方面可能更擅长,兴趣更浓厚,自己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然后到了大二下学期,就申请降级转到计算机专业,又重新从大二开始学习。5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也成功保研了,明天准备参加毕业典礼。通过这几年学习,我现在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能够积极投入学习,就感觉非常好,我非常庆幸当初作出的选择,很满意现在的状态。

    Q:报专业时计划毕业后进入大型国企,但现在似乎发生了改变,你说你现在的梦想是毕业后进互联网公司,做高精尖产业,但有人说你的梦想太庸俗,你怎么看?

    郭恩惠:说实话,我从小到大努力学习最大的动机,就是通过学习来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目标。因为你要知道我从小是生活在什么环境。我在河南焦作的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小学毕业,父亲在矿井工作,很辛苦,母亲没有稳定工作,就是随机打杂。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让父母不要再过苦日子,这是我努力学习的原因所在。我跟一个普通人没啥区别,只不过可能我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而已。

    Q:大家都说你很果断、决绝,讲讲你的性格?

    郭恩惠:我性格确实很果断,而且有些狂妄,有些骄傲,有时还有点暴躁。如果网上有人跟我争论什么,我可能会立马跟他对线。另外,我做事情的目标性也很强。用一句话形容我自己:我不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

    来源:极目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

    “不将就”最终成全了他

    林如敏

    近日,有媒体旧事重提,报道了河南考生郭恩惠退学北大,复读一年后716分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录取。如今该同学已经保研,正在实习中。

    考上名校后因各种原因退学复读的新闻,报端亦常有之,说起来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我真心佩服这哥们,其他人重考的原因往往相对复杂,这哥们简单而直接:所学非所好。

    2019年他高考669分,被北大医学院护理专业录取。第一节课还没下课就去找辅导员说想退学,没过几天就回家复读去了。

    郭恩惠说自己并不是想抹黑这个专业,但“这不是我热爱的工作,我应该从事工科或者互联网方面的工作,那才是我热爱的。”他给学弟学妹们提了建议,那就是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想学什么专业,要想明白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一定不要将就自己。

    “不将就”,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多少人在将就中酿成了一生的悲剧。举凡学业、工作、婚姻等等,无数人在将就中郁郁寡欢。当然,妥协是生活的艺术,将就在某些时刻是必须的善。

    但是郭恩惠在一个相对还不那么成熟的年纪,就能够有如此清晰坚定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并且果断地付诸行动,这份“不将就”的果敢远比考了多少分重要得多。

    北大文凭,那是一个多大的诱惑,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但是他明明已经拽在手里,却因为不够热爱而选择前途未卜的复读。郭恩惠从北大退学,有一种传奇般的魅力。某种程度上,那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他后来考上了清华,读了他心仪的专业,如今已经保研。但是,当其时也,谁能笃定地料定他退学后的命运。

    一个人如果早早地想明白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那么他的人生显然要比大多数人开阔、稳健得多。然而,早早地认识自己,说起来很容易,事实上又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情。我的老师曾经教诲过,一个人如果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一件事,哪怕是中人之姿,日积月累,也会小有所成。踩着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人生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这话着实锥心,但是我不能否认他说明白了部分生活的真相。

    郭恩惠说:“我这种行为,并不觉得有多光荣,因为一年的时间也是浪费,不值得效仿。”这说得也对,但比起学了数年后再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又不得不说,他退学重考节省了好几年的时间。终归还是“不将就”成全了他。而更多的人往往在将就的平静中虚度人生。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