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 2025年06月19日 星期四 头版 -> 第A04版:综合 -> 江晨丹老师开讲初二“说明文复习”

江晨丹老师开讲初二“说明文复习”

6月20日19:30关注名师公益直播课

2025年06月19日 星期四 贵州教育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江晨丹

关注直播请扫码进群

    本报记者 刘小钰

    6月20日19:30—20:30,贵阳市第十七中学语文教师江晨丹将带来一场公益直播课,本次课程聚焦“说明文复习”。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读好说明性文章。作为期末复习,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让学生将初二两个学期所学的说明性文章的相关知识串联并理解。

    针对初二学生认知水平筛选说明性文章时,江晨丹建议应综合考虑文本的难度、趣味性、知识性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内容的关联性。同时,结合时事热点 (如环保、科技新闻) 或教材同步主题的阅读材料,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实应用能力。选择符合初二学生认知水平的说明文初二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但仍需依托具体形象的内容。“因此,说明性文章的选择应难度适中,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选择语言平实、结构清晰的文本,如科普类文章、生活常识类说明文等。优先选择采用时间顺序 (如历史变迁)、空间顺序 (如建筑介绍) 或逻辑顺序 (如因果分析) 的文章,便于学生理解。给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文本可以结合时事热点 (如环保、科技新闻) 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现实认知能力。”

    此外,江晨丹建议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教材同步主题的阅读材料,教材中的说明文单元 (如八年级下册的 《大自然的语言》 《恐龙无处不在》 ) 可作为核心,补充相关拓展阅读:同主题延伸:如学完 《中国石拱桥》 后,补充现代桥梁工程的说明文。同作者作品:如学完竺可桢的 《大自然的语言》,可补充他的其他科普文章。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课内知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对比阅读,深化对说明文文体特征的理解。

    针对初二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常见困惑,江晨丹认为可通过“结构化拆解+沉浸式体验”的策略突破难点。此外,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融入跨学科专题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现实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专题训练能让学生体会到:说明文不是枯燥的‘信息集装箱’,而是理解世界的‘思维工具包’。当学生发现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竟然能用在实际生活中,其学习内驱力会显著提升。”

    江晨丹强调,提升初二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策略,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激发兴趣,避免机械训练导致的学习倦怠。加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训练:构建“读写思”三位一体体系。让语文成为思维习惯,引导学生用语文视角观察世界。这种跨维度思考能力才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初二阶段打好基础,会在高中呈现爆发式成长。“真正的语文高手,不是‘学语文’,而是‘用语文学习世界’。”